[发明专利]基于生物及物品身份信息的物联网管理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1752.5 | 申请日: | 201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4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璟;刘福海;张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璟;刘福海 |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H04L29/12;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物 物品 身份 信息 联网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领域生物、物品身份信息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更具体的说,涉及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IPV9数字域名数字地址分配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RFID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英文缩写,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
IPV9十进制数字域名分配技术是我国科学家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拥有42层地址结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址分配技术。可为各行业提供足够的地址选择空间并把地址和域名合二为一、解约了解析每个域名和地址的时间和费用。IPV9根服务器所分配的地址是相对无限的,基本上需要多少地址就能分配多少地址。另外使用IPV9十进制数字域名分配技术完全能做到给每个生物、每个物品分配一个的数字域名IP地址可作为每个生物、每个物品唯一的标签号(身份证号)。数字域名IP地址可以附加在射频识别标签上,根据自己需要可以对同一对象物进行镶嵌或者粘贴一个或多个射频识别标签,标签的材质也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所分配的数字IP地址号可以是现有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固定电话号、QQ号以及其他现有的数字号码或新分配的数字号码。所以能确保每个生物的身份证、每个物品的身份证是唯一的。
对于应用IPV9数字域名数字地址分配技术或其它数字分配技术、电子射频识别标签(RFID)二维代码或其它码形技术、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摄像头信息感应设备、全球定位系统、纳米技术、智能嵌入、网络、IT等技术仅仅是一种可借用的手段。但对同一对象物使用IPV9数字域名分配技术或其它数字域名分配技术分配地址与电子射频识别标签(RFID)二维码或其它码形技术、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摄像头信息感应设备、全球定位系统、纳米技术、智能嵌入等技术进行网络化自动管理并确保同一对象物同码、同号的方式却是伟大的创新的发明,如果数字IP地址号与生物、物品的身份证不是同码同号使用同一个智能终端把数字IP地址、生物、物品身份证连接到一起与相关技术组建全新的“物联网”方法确是伟大的创新的发明,更是未来“物联网”“人人网”领域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
IPV9数字域名分配技术与RFID(射频阅读器和非接触电子标签)相结合,根据需要对每一对象物设置一个标签或多个标签,在同时处理多个对象物体时,也是一对一的对应方式;除用于身份识别门禁系统和借书卡等重复应用的情形外,且多为一次性使用,特别是在商品防伪识别领域内,同时,识别信息较为简约单纯。
在涉及面宽广、对生物的、人的全球定位、对森林、对海洋大自然的环境保护和监管、对物品的生产、仓储、物流、贸易、质量、税控等领域内,更为迫切地需要一种数字域名分配技术与RFID技术与IT技术组成的应用系统,可解决业务量巨大而又极其分散,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故采用针对同一对象物使用电子射频识别标签、二维码或其它码形技术、使用数字域名技术分配IP地址将十分有必要,并根据对象物的属性决定怎么分类。森林、大山、大海、建筑物等分为静态对象物。商品的流通、生物、飞机、汽车等分为流动对象物。对食品等用品需要保质期的对象物分为时效性对象物。
物联网使物品和服务功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些新的功能将给使用者带来进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由此形成基于这些功能的新兴产业。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璟;刘福海,未经马璟;刘福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1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