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合狂犬病病毒株rLEP333Q-L(H)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21637.8 申请日: 2010-02-11
公开(公告)号: CN101818132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1
发明(设计)人: 步志高;陶丽红;葛金英;王喜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7/00 分类号: C12N7/00;C12N15/47;C12N15/85;A61K48/00;A61K39/205;A61P31/14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王旭
地址: 15000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嵌合 狂犬病 病毒 rlep333q 构建 及其 生物学 功能 研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重组疫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弱毒疫苗的嵌合 狂犬病病毒株rLEP333Q-L(H),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病毒株的应用。

引言

狂犬病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60,000 余人死于狂犬病[1],引起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 科、狂犬病毒属,为不分节段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基因组长约12kb, 共编码5个结构蛋白: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糖 蛋白(G)和RNA聚合酶(L)。依赖RNA的RNA聚合酶L是狂犬病病 毒中最大的结构蛋白,是一多功能酶,在病毒基因组复制、转录及转录后 的加工,包括甲基化戴帽和多聚腺苷酸化等方面发挥作用。

1940年,Koprowski等人从病死女孩脑内分离到狂犬病毒Flury株, 经1日龄雏鸡脑内、鸡胚卵黄囊传代后,再经鸡胚传代178代以上,无论 神经内、外接种都对动物丧失致病力,但新生乳鼠和猴在脑内接种时仍具 有残留毒力[2]。在鸡胚传代68代以前的称为“LEP”(鸡胚低代株),高于136 代的称为“HEP”(鸡胚高代株)。LEP脑内感染成年小鼠致死,而HEP脑内 感染成年小鼠不致死。Flury-LEP株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被广泛用作人 或动物的狂犬病灭活疫苗种毒株。WHO对使用狂犬病病毒弱毒活疫苗的 要求是小鼠脑内感染不致死,因此,有待对LEP株进行改造,以期获得安 全有效的活疫苗推荐株。

为获得安全、高效的狂犬病弱毒活疫苗株,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 构建了将LEP的糖蛋白第333位精氨酸(Arg)突变为谷氨酰胺(Gln), 同时将L基因替换为HEP的L基因的嵌合病毒rLEP333Q-L(H)。我们鉴 定了该嵌合病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并将其与Flury-LEP、HEP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重组病毒rLEP333Q-L(H)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适用于 作为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的开发。

发明内容

在第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株嵌合狂犬病病毒株,该嵌合病毒是 在亲本弱毒疫苗株Flury-LEP基础上,将G蛋白第333位精氨酸突变为谷 氨酰胺,同时将LEP的L基因替换为HEP的L基因,并拯救获得的感染 性病毒颗粒。

在第一个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构建的病毒株为 rLEP333Q-L(H)。

在第一个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Flury-LEP的全长基因组cDNA 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在第一个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HEP的L基因的序列如 SEQ ID NO:8所显示。

在第二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第一方面的病毒株的方法,所 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构建转录质粒,所述转录质粒包含将G蛋白第333位精氨酸突变 为谷氨酰胺,同时将LEP的L基因替换为HEP的L基因的Flury-LEP全 长基因组cDNA序列;

2)构建一个或多个转录辅助质粒,所述辅助质粒包括编码狂犬病病毒 Flury-LEP核蛋白N、磷酸蛋白P及聚合酶蛋白L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的 cDNA序列;

3)将所述转录质粒和转录辅助质粒共转染允许狂犬病病毒Flury-LEP 弱毒疫苗株复制的宿主细胞,培养转染后的宿主细胞;

4)收获上清液,获救嵌合病毒株。

在第二个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转录质粒为 pCI-LEP333Q-L(H)。

在第二个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转录辅助质粒分别为 pCAGG-N、pCAGG-P或pCAGG-L。

在第二个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宿主细胞为真核细胞。

在第二个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真核细胞为BHK-21细胞。

在第三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载体,其包含将G蛋白第333位精 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同时将LEP的L基因替换为HEP的L基因的 Flury-LEP全长基因组cDNA序列。

在在第三个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Flury-LEP的全长基因组 c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在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HEP的L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8所显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1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