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喷射记录头及液体供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1204.2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智之;土井健;樱井将贵;中川喜幸;齐藤亚纪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4 | 分类号: | B41J2/14;B41J2/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喷射 记录 供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的液体喷射记录头和液体供应 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装置中的记录头被构造成通过改变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 的压力室中的墨水压力,将墨滴(记录液滴)从排出口排出,并且通 过使排出的墨附着在记录介质上来进行记录。
然而,在按照上述原理喷射墨滴的喷墨记录方法中,当气泡进入 压力室中时,墨水压力产生不希望的变化,并且打印操作可能会变得 不稳定。因此,当气泡进入记录头或者在记录头中产生气泡时,需要 将这些气泡去除。
当记录头处于没有诸如保护盖等任何特别的保护的状态时,颜色 原料或溶剂会由于水从排出口的蒸发而浓缩。结果,墨水粘度增加, 并且会导致对于排出速度和排出方向的不利影响。为了避免在记录头 中的剩余气泡的产生以及粘度增加而对排出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已知 产生从压力室通过的墨水循环流动是有效的。
图9表示传统的喷墨记录头的主要部分的例子在水平截面中的示 意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喷墨记录头包括:多个压力室44,所述压力 室44具有成列配置的排出能量产生元件43;墨室45,所述墨室45 设置在压力室44的两侧。所述墨室45用于存储要供应给压力室44 的墨。进而,喷墨记录头包括与一个墨室45连通的进墨口40和与另 一个墨室45连通的出墨口41。进而,在喷墨记录头中设置用于形成 压力室44的分隔壁42。
当从压力室44排出墨水时,墨水从位于压力室44两侧的墨室45 供应给压力室44。当喷墨记录头去除在压力室44中产生的气泡时, 墨水从进墨口40引入,然后从出墨口41排出。因而,形成墨水循环 流46,在该墨水循环流46中,墨水流过包括进墨口40、墨室45、压 力室44、墨室45、以及出墨口41的路径。墨水循环流46能够去除压 力室44中的气泡。(参照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07-164640)
从进墨口40向出墨口41流动的墨水循环流46在压力室44中是 直线流动的。因此,在位于连接进墨口40和出墨口41的直线附近的 压力室44中,能够容易地产生从其中通过的墨水循环流46。然而, 在位于与连接进墨口40和出墨口41的直线分离的位置的压力室44 中,难以产生从其中通过的墨水循环流46。
因此,为了在所有压力室44中都产生墨水循环流46,将墨室45 制造得足够大,以便进墨口40和出墨口41可以位于远离压力室44 的位置。进而,形成压力室44的分隔壁42被制造得长。通过采用这 种结构,需要使连接进墨口40、出墨口41和压力室44的流路尽可能 地接近直线。这样,形成墨水循环流46的流路,以便允许墨水容易从 进墨口40流入各个压力室44。这种结构难以减小喷墨记录头的尺寸。
在通过形成多列压力室并且将喷嘴集成化来提高喷嘴的分辨率 时,交替地配置进墨口40和出墨口41,以便将各列压力室夹在进墨 口40与出墨口41之间。为了产生通过各个压力室44的墨水循环流 46,需要改进墨水循环流46的方向性,并且,与单列压力室44的情 况相比,需要设置更厚的分隔壁42。
进而,当设置多列压力室44时,需要交错地配置压力室,即,在 行的方向上,不将各个压力室44配置在相同的位置上,而是在一列中 的压力室44位于在另外一列中的压力室44之间。从而,当形成多列 压力室44时,难以使喷墨记录头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能够产生墨水循环流并且能够小型化的喷墨记录头 和液体供给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喷墨记录头包括:多个液体排出口,用 于排出液体;多个压力室,所述多个压力室内部包括产生用于排出液 体的能量的排出能量产生元件;基板,所述基板在一个表面侧具有排 出能量产生元件,在另一个表面侧具有用于储存要供应给压力室的液 体的液体室、与液体室分离且彼此连通的一对通路、以及与液体室连 通且设置在压力室的侧部的液体供应口,其中,与一对通路中的一个 通路连通的进液口和与一对通路中的另一个通路连通的出液口,在所 述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开口;其中,设置用于从液体室经由液体供应口 向压力室排出液体的液体流路、以及用于使液体从上述一个通路经由 进液口向各个压力室循环并进而使液体从各个压力室经由出液口向另 一个通路循环的液体流路。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典型的实施形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进一 步的特征及方面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1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