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书时间管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0331.0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4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袁芳;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书 时间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以电子墨水显示技术为基础的手持终端电子阅读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阅读器中可提供多种设定方式和提醒模式的时间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阅读器上的时间系统,仅仅有基本的时钟功能,一般只是在屏幕一角显示当前的时间,而没有多种设定方式和提醒模式的时间管理功能。已有的时钟系统的缺点是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多种提醒方式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书时间管理方法和系统,以解决以往时钟系统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多种提醒方式的需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书时间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接收的指令修改当前提醒配置信息,并将修改后的提醒配置信息存储,
所述提醒配置信息包括:提醒类型和提醒时间参数,
所述提醒类型包括:媒体提醒和图文显示提醒,
所述媒体提醒包括:单次提醒和多次提醒,
所述提醒时间参数包括:提醒开始时间、提醒持续时间、提醒间隔时间和提醒终止时间;
S2:根据存储的提醒配置信息中的提醒类型和提醒时间参数生成提醒任务,并根据提醒任务进行定时,
所述提醒任务包括:单个提醒任务和提醒任务链表;
S3:当到达所述定时过程中设定的提醒开始时间后执行提醒任务,
若提醒类型为单次提醒,则执行单个提醒任务,若提醒类型为多次提醒或图文显示提醒,则执行提醒任务链表中在该提醒开始时间应执行的任务节点;
S4:提醒任务执行完毕后判断提醒类型,若提醒类型为单次提醒,则提醒终止并注销所述单个提醒任务,若提醒类型为多次提醒或图文显示提醒,则注销当前执行的任务节点并返回步骤S3继续等待执行提醒任务链表中的下一个任务节点,若提醒任务链表为空,则注销提醒任务链表。
其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提醒配置信息还包括:目标文档和阅读目标文档的总时间,
若提醒类型为媒体提醒,且为单次提醒,则设置提醒开始时间和提醒持续时间,若提醒类型为多次提醒,则设置提醒开始时间、提醒持续时间、提醒间隔时间和提醒终止时间;
若提醒类型为图文显示提醒,则根据待阅读时的文档设置阅读目标文档的总时间为Ttot,目标文档总字数Ltot,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阅读语速Vread:
Vread=Ttot/Ltot。
其中,所述步骤S2中:
若提醒类型为单次提醒,则根据提醒开始时间和提醒持续时间生成单个提醒任务;
若提醒类型为多次提醒,则根据提醒开始时间、提醒持续时间、提醒间隔时间和提醒终止时间生成提醒任务链表;
若为图文显示提醒,则设置文档中每个字符权重wi,所述权重wi为除汉字以外的其它字符的相对汉字个数,设定汉字权重为1,其 它字符权重为汉字权重的整数倍,根据所述阅读语速Vread统计每行字符数,并按如下公式计算每行阅读时间Tline:
Tline=∑(wi×Vread)
将显示每行文字作为一个提醒任务,生成任务提醒任务链表,其中,i为每行的字符次序。
其中,所述步骤S3中执行提醒任务或提醒任务链表中的提醒任务节点的同时生成用户手动终止提示,若用户手动终止,则执行步骤S4。
其中,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加载当前提醒配置信息的步骤。
其中,所述步骤S1中若用户未修改当前提醒配置信息,则存储当前提醒配置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书时间管理系统,包括:
配置管理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接收的指令修改当前提醒配置信息,并将修改后的提醒配置信息存储。
所述提醒配置信息包括:提醒类型和提醒时间参数。
所述提醒类型包括:媒体提醒和图文显示提醒。
所述媒体提醒包括:单次提醒和多次提醒。
所述提醒时间参数包括:提醒开始时间、提醒持续时间、提醒间隔时间和提醒终止时间。
任务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存储的提醒配置信息中的提醒类型和提醒时间参数生成提醒任务,并根据提醒任务进行定时。
所述提醒任务包括:单个提醒任务和提醒任务链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