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婴儿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9988.5 | 申请日: | 201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J·简斯托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郑建晖;杨勇 |
地址: | 西班牙*** | 国省代码: | 西班牙;E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所谓伞式(umbrella-kind)的婴儿车(infantstroller),其中通过将其侧面互相靠近来实现折叠。
背景技术
所谓属于伞式的婴儿车是目前已知的,其中该婴儿车的折叠是这样实现的:通过在该婴儿车前后轮之间形成的X形的铰接杆,以使得该婴儿车一侧的车轮向该婴儿车另一侧的车轮靠近。
尽管该折叠后的婴儿车占据非常小的宽度,但是这种伞式折叠的缺陷在于,该婴儿车的长度会过长,例如当它被放入小型汽车行李箱内时。
为了解决该缺陷,设计了在要求西班牙实用新型U200700618的优先权的欧洲专利申请EP-A-1 972 522中描述的婴儿车。
这种婴儿车包括后轮支撑件中的两个铰链:允许相对于相应腿而折叠的第一铰链,以及允许在该婴儿车折叠过程中增大支撑件自身折叠程度的第二铰链。为了使该铰链向内旋转车轮,有必要存在杆(rod)——以数字标记15示出,该杆被置于后轮支撑件的下拉伸件(lower stretch)和形成X形铰链的棒(bar)之间。
明显的是,所述杆和所述双铰链在后轮支撑件中的存在使该婴儿车的折叠机构变得复杂,因此增加了该婴儿车的成本。
所述文件中描述的方案的一种替代性的且更简单的解决方案公开在西班牙专利申请P200803274中,该申请与本申请为同一申请人,且在本申请的提交日尚未公布。
另一方面,也已知西班牙实用新型U200702132中描述的婴儿车,该申请与本申请为同一申请人。该文献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其包括由多个互相铰接的棒形成的车架,这些棒中的两个在该婴儿车处于使用位置时是大致竖直的,它们的下部置有该婴儿车的后轮。此外,该婴儿车包括一对铰接在所述竖直棒之间、以允许该婴儿车折叠的杆,所述杆的上端沿所述竖直棒滑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后轮在其折叠位置根本不可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婴儿车可以解决所述缺陷,同时具有将要描述的其他优点。
本发明的婴儿车包括由多个互相铰接的棒形成的车架,这些棒中的两个在该婴儿车处于使用位置时是大致竖直的,它们的下部置有该婴儿车的后轮,该婴儿车的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沿所述大致竖直棒可移动,从而限定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在折叠位置,后轮相对于所述大致竖直棒基本上不突出。
由于这个特征,当该婴儿车折叠时,后轮以比目前已知婴儿车更简单的方式移动,因为所述后轮不作旋转运动,而是作直线平移运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婴儿车还包括一对铰接在所述竖直棒之间、以允许该婴儿车折叠的杆,所述杆的上端沿所述竖直棒滑动,每个杆的上端与该婴儿车的后轮之一成整体,使得当该婴儿车折叠时,所述铰接杆将后轮拖曳至其折叠位置。
有利的是,通过在设于每个大致竖直棒内的导向装置(guide)内滑动的板,每个后轮与一个铰接杆的上端成整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所公开的内容,提供了一些附图,在这些附图中概略地且仅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示出了一个具体实施方案。
图1是该婴儿车处于其使用位置时,其后部的立体图;
图2是该婴儿车处于一个中间位置时,其后部的立体图;
图3是该婴儿车处于其折叠位置时,其后部的立体图;以及
图4是该婴儿车处于其折叠位置时,其后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出于简洁原因,仅局部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婴儿车,因为该婴儿车的未示出的余部是常规的。
本发明的婴儿车包括由多个互相铰接的棒形成的车架。这些棒中的两个是被置于该婴儿车后部的大致竖直棒1,且它们的下部包括该婴儿车的后轮2。
在这两个竖直棒1之间有一对铰接杆3,这一对铰接杆3的驱动允许该婴儿车车架折叠。
每个铰接杆3的上端可以沿所述竖直棒1滑动。根据所示的实施方案,所述滑动沿设在所述竖直棒1中的导向装置4而进行。
每个后轮2与铰接杆3的上端之一成整体,使得当铰接杆3的上端沿导向装置4滑动时,后轮2也沿竖直棒1移动,从而限定一个使用位置和一个折叠位置。
当处于使用位置时,如图1所示,后轮2从竖直棒1的下端完全突出。另一方面,当处于折叠位置时,如图3和4所示,后轮2基本上不从竖直棒1的下端突出。必须指出的是,当陈述后轮“基本上不突出”时,意思是该轮的大约一半或更多不从竖直棒1的下端突出。
为了将杆3的上端的运动传递到每个后轮2,为每个竖直棒1设了一个板5(在图2和4中以虚线表示),板5也在每个竖直棒1的导向装置4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9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