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羟基脲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9876.X | 申请日: | 201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6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峰;张丽增;秦雪梅;郭小青;邢婕;贾金萍;李桂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1/17;A61K47/3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药制剂,具体是一种羟基脲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羟基脲是一种作用于细胞周期S期的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胃癌、肠癌、乳癌、膀胱癌、头颈部癌、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肝癌及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与放疗、化疗合并治疗脑瘤。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羟基脲的许多临床新用途逐渐被发现,在镰状细胞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银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艾滋病治疗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目前羟基脲片的制备多采用以淀粉浆或羟丙基纤维素水溶液为粘合剂制粒压片工艺,整个过程要经过8道工序,所用辅料5~6种。羟基脲稳定性较差,在制粒、干燥过程中易分解,造成有关物质检查不合格,尽管羟基脲片现行的质量标准不检查有关物质,但是即将执行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羟基脲片项下收载了脲及有关物质检查项,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羟基脲片标准检测了目前市场上的部分产品,有关物质含量几乎全部超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有关物质含量低、符合标准的羟基脲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羟基脲片,按重量计的原辅料组成和配比为:羟基脲80~90%,预胶化淀粉5%~10%,超细二氧化硅3%~8%,硬脂酸镁0.05%~0.5%。
优选原辅料组成和配比为:羟基脲86%,预胶化淀粉8.6%,超细二氧化硅5.2%,硬脂酸镁0.2%。
羟基脲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羟基脲过60目筛,按上述组成和配比称取原辅料,混匀,压片,即得产品。
本发明通过改变辅料组成,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减除了制粒工序,避免了羟基脲在制粒、干燥过程中分解,降低了有关物质含量,使产品完全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羟基脲片项下有关物质检查项的规定。整个过程只要4道工序,生产流程短,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能耗,提高了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羟基脲5.0kg,过60目筛,称取预胶化淀粉0.50kg,超细二氧化硅0.30kg,硬脂酸镁0.012kg;混匀,压片(制得10000片;每片含羟基脲0.5g)。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羟基脲片项下规定检验,结果如下:
将3批本发明制得的羟基脲片置于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生化培养箱中,分别于0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24月取样,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羟基脲片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表明,经过24个月的长期室温留样试验后,羟基脲片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
对照例
称取羟基脲5000g、淀粉235g、糊精150g、羟丙纤维素15g、羧甲基淀粉钠60g、微晶纤维素50g;分别过100目筛;羟基脲、糊精、羟丙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以5%淀粉糊,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制得10000片;每片含羟基脲0.5g)。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羟基脲片项下有关物质检验,杂质峰面积的和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2%),不符合规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9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