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记型电脑盖板的卡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8414.6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3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何佳儒;郑珑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 电脑 盖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笔记型电脑壳体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以缓冲受力以提高耐冲击性的笔记型电脑盖板的卡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笔记型电脑主机概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一主机8与一荧幕9相互枢接所组成,而主机8顶面具有一盖板81,在该盖板81的中央偏向该荧幕9的一段设有一键盘82,而在该盖板81中央远离该荧幕9的一段则设有一触控板83。
而该盖板81与该主机8的机壳84组合在一起,请参阅图2,其为图1中A-A剖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该机壳84在数个预定的位置设有卡合件85,而该盖板81对应各个卡合件85分别具有一向下延伸的卡钩86,而可由各个卡钩86分别与各卡合件85相互钩卡,使该盖板81与该机壳84能结合固定。
该卡合件85由该机壳84延伸出来略呈倒L形,而具有一水平部851与一垂直部852,该卡钩86的底端具有一钩部861,并由该钩部861钩卡于该垂直部852底端,达到卡合固定的效果。
但当该机壳84受到外力冲击时,冲击力量会由该卡合件85的水平部851直接传导并对该卡钩86接近该盖板81的部份产生冲击力,由于该卡钩86接近盖板81的部份所能产生弹性变形的空间较小,因而容易造成卡钩86断裂的问题。
因此,现有的盖板的卡合结构仍有再加以改进的必要,以期能提高盖板的耐冲击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笔记型电脑盖板的卡合结构,其由具有较大弹性变形量的卡合件与卡钩相钩卡,而可由卡合件与卡钩的弹性变形来缓冲受力,以达到提高机壳与盖板结合的耐冲击性的功效。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笔记型电脑盖板的卡合结构,其由一机壳与一盖板组成,该机壳具有多数个卡合件,各卡合件均由该机壳延伸,且各卡合件分别具有一弹性部,并由各弹性段末端分别延伸一挡止部,而该盖板用以盖合于该机壳,且该盖板对应各卡合件分别具有一卡钩,各该卡钩远离该盖板的一端分别对应各卡合件的挡止部具有一钩部,俾由各钩部分别钩卡于各挡止部,而使该盖板与该机壳结合固定。
由于机壳的卡合件与盖板的卡钩之间,由挡止部与卡钩末端邻近钩部的部份接触并传导受力,而卡合件的弹性段具有较大弹性变形的能力,并且卡钩末端邻近钩部的部份也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能力,因此可由卡合件与卡钩弹性变形来缓冲受力,并提高机壳与其盖板结合的耐冲击性。
较佳者,各卡合件的弹性部由两段落弯折所构成。
较佳者,构成该弹性部的两段落分别为一水平段与一倾斜段。
较佳者,该水平段由该机壳延伸而出,而倾斜段则由水平段的末端延伸而出,且前述的挡止部位于该倾斜段远离该水平段的一端。
较佳者,该挡止部以与该水平段垂直的方向延伸。
较佳者,各卡钩的钩部分别卡抵于各挡止部的下缘。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示,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笔记型电脑的外观图;
图2为图1中A-A剖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笔记型电脑卡合结构受力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及
图5为本发明承受冲击力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壳10;卡合件11;弹性部11A;水平段111;倾斜段112;挡止部113;盖板20;卡钩21;钩部211。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图式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4与图5,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承受冲击力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笔记型电脑盖板的卡合结构为被实现于笔记型电脑的机壳10与盖板20间的结合部份。笔记型电脑的机壳10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以供设置电脑的相关构件及电路等元件,而由该盖板20盖合并封闭该容置空间。
该机壳10在数个预定的位置延伸设有卡合件11,而该盖板20对应各个卡合件11分别延伸有一卡钩21,以由各个卡钩21分别与各卡合件11相互钩卡,而使该盖板20与该机壳10能结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8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