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终端设备及控制其入网退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8339.3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8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樊炜华;王培俊;孙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终端设备 控制 入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及控制其入网退网 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终端设备如ADSL Modem(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Modem,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调制解调器)、无线路由器、3G (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数据卡等已经非常普及,通过网络终端 设备可以方便地实现网络的接入和退出。
目前,在通过上述各种网络终端设备实现网络的接入和退出时,需要先打 开WEB UI(Web User Interface,网页用户接口),然后再点击WEB UI上的按 钮进行入网或退网。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每次实现入网或退网,都需要打开WEB UI、点击WEB UI上的按钮,入网 和退网实现过程复杂度高、实现的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及控制其入网退网的方法,以降低 网络终端设备实现入网退网过程的复杂度,提高入网退网的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包括:
摆放状态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当前的摆放状态,根 据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当前的摆放状态,生成相应的摆放状态信息;
摆放状态信息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摆放状态信息检测单元生成的摆放 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摆放状态信息,控制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入网或退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网络终端入网退网的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当前的摆放状态,根据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当前的摆 放状态,生成相应的摆放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摆放状态信息,控制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入网或退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摆放状态信息检测单元根据网络终端设备当前的摆放状态生成摆放状 态信息,摆放状态信息处理单元获取并根据摆放状态信息即可控制网络终端设 备入网或退网,降低了实现入网退网过程的复杂度,提高了入网退网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网络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控制网络终端设备入网退网的方法流程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该网络终端设备包括: 摆放状态信息检测单元101和摆放状态信息处理单元102。
其中,摆放状态信息检测单元101,用于检测网络终端设备当前的摆放状态, 根据网络终端设备当前的摆放状态,生成相应的摆放状态信息。
具体地,网络终端设备的摆放状态可以是网络终端设备的摆放方式,根据 网络终端设备的摆放方式生成相应的摆放状态信息,如当网络终端设备为横向 放置时,生成的摆放状态信息为001,当网络终端设备为竖向放置时,生成的摆 放状态信息为011,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状况,设置不同的摆放方式对应不同的摆 放状态信息。网络终端设备的摆放状态还可以是对网络终端设备的各个外表面 进行标定,使每一个外表面朝下放置代表该网络终端设备的一种摆放状态。还 可以采用其他任何可行的方法来表示网络终端设备的摆放状态,对此不做具体 限定。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状况,设置具体包括多少种摆放状态,如可以 设置有2种摆放状态(网络终端设备横向放置为第一种、网络终端设备竖向放 置为第二种等),或可以设置有4种摆放状态(网络终端设备横向放置为第一种、 网络终端设备竖向放置为第二种、网络终端设备与水平方向成45度为第三种、 网络终端设备与水平方向成60度为第四种)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8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