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发光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6620.3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7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朝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姜燕;邢雪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发光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单元,特别涉及一种可改善黄晕现象的发光单元。
背景技术
白光发光二极管元件受到荧光粉涂布不均匀的影响,普遍具有黄晕现象。当搭配聚光型的光学元件时,黄晕现象将更为明显。在现有技术中,为消除黄晕现象,在聚光型光学元件的出光面做雾化处理。然而,现有技术增加了光线的出光角度(至少5度),因此无法符合小角度出光的需求。此外,现有技术的混光效果有限,并无法有效消除黄晕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为了欲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光学元件。光源提供一主光线以及一侧光线。光学元件包括一第一进光面、一第二进光面、一配光面、一出光面以及一法线,该法线垂直于该出光面,其中,该第二进光面为一散射表面,该主光线从该第一进光面进入该光学元件,并从该出光面射出,该侧光线从该第二进光面进入该光学元件,由该配光面所反射,并从该出光面射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侧光线(黄光)于第二进光面受到雾化表面的影响而散射,因此有足够的空间以及裕度通过设计配光面的形状而调整侧光线的方向,以调整混光效果,降低黄晕现象,并达成小角度出光的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选择主光线较强的光源达到控制出光角度的效果,在此实施例中,侧光线的出光角度可以介于30度至60度之间,以达到充分混光及消除黄晕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
图2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单元;
图3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发光单元;以及
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单元。
并且,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子装置
10~成像单元
100、100’、200~发光单元
101~成像光线
110~光源
111~主光线
112~侧光线
120、220~光学元件
121、221~第一进光面
122、222~第二进光面
123、123’、223~配光面
124、224~出光面
125、225~法线
具体实施方式
经研究后发现,光源(发光二极管)的黄光多来自于从光源侧面所射出的侧光线,因此,本发明控制光源的侧光线的方向,以改善黄晕性果。
参照图1,其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100,包括一光源110以及一光学元件120。光源110提供一主光线111以及一侧光线(黄光)112。光学元件120包括一第一进光面121、一第二进光面122、一配光面123、一出光面124以及一法线125,该法线125垂直于该出光面124。其中,该第二进光面122为一雾化表面,该主光线111从该第一进光面121进入该光学元件120,并从该出光面124射出,该侧光线112从该第二进光面122进入该光学元件120,由该配光面123所反射,并从该出光面124射出。
该光源110为发光二极管。
该光学元件120为一集光器(collimator)。该第一进光面121为一凸面(convex surface)。该光学元件120还具有一凹槽126,该凹槽126包括一凹槽顶部(第一进光面121)以及一凹槽侧壁(第二进光面122),该第一进光面形成于该凹槽顶部,该第二进光面形成于该凹槽侧壁。
在第一实施例中,配光面123为相对于该出光面124具有一致的斜率。
参照图2,其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单元100’。同第一实施例,发光单元100’包括一光源110以及一光学元件120。光源110提供一主光线111以及一侧光线112。光学元件120包括一第一进光面121、一第二进光面122、一配光面123’、一出光面124以及一法线125,该法线125垂直于该出光面124,其中,该第二进光面122为一雾化表面,该主光线111从该第一进光面121进入该光学元件120,并从该出光面124射出,该侧光线112从该第二进光面122进入该光学元件120,由该配光面123’所反射,并从该出光面124射出。在该第二实施例中,配光面123’为相对于该出光面124的斜率则随不同的配光面位置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6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扩组合可调式井下破岩工具
- 下一篇:一种煤矿用液压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