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及相关脱湿干燥再生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6458.5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1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文三郎;鲍观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4 | 分类号: | F26B21/0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1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筒式脱湿 干燥 再生 装置 相关 工艺 | ||
1.一种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筒、干燥过滤器、第一阀门、干燥再生风机、第二阀门、一筒式脱湿源、干燥再生加热管、干燥切换阀、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再生过滤器和再生切换阀,所述干燥筒分别气路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和所述干燥切换阀,所述干燥过滤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干燥再生风机、所述第二阀门、所述一筒式脱湿源、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干燥切换阀依次气路连接,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干燥再生风机的气路通过所述第三阀门与连接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干燥切换阀的气路连接,所述再生过滤器通过所述第四阀门与连接所述干燥再生风机和所述第二阀门的气路连接,连接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一筒式脱湿源的气路连接所述再生切换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筒式脱湿源采用分子筛为脱湿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均为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干燥切换阀和所述再生切换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分别电连接所述干燥再生风机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干燥温度用热电偶和再生温度用热电偶,所述干燥温度用热电偶安装在连接所述干燥切换阀和所述干燥筒之间的气路中,所述再生温度用热电偶安装在连接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一筒式脱湿源之间的气路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过热继电器,所述过热继电器安装在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表面。
8.一种脱湿干燥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湿干燥再生工艺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并包括干燥循环空气流程和再生循环空气流程,其中,
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为:空气从所述干燥筒依次流经所述干燥过滤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干燥再生风机、所述第二阀门、所述一筒式脱湿源、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干燥切换阀,再流回所述干燥筒;
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为: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再生过滤器并依次流经所述第四阀门、所述干燥再生风机、所述第三阀门、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一筒式脱湿源,并从所述再生切换阀排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湿干燥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再生风机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和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运转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湿干燥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筒式脱湿源采用分子筛为脱湿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湿干燥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均为单向阀。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湿干燥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干燥切换阀和所述再生切换阀,其中,
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打开所述干燥切换阀,并关闭所述再生切换阀;
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打开所述再生切换阀,并关闭所述干燥切换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脱湿干燥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分别电连接所述干燥再生风机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干燥再生风机运转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工作,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干燥再生风机反向运转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64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