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析式甘油三酯自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5555.2 | 申请日: | 201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9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邹丽萍;顾瑜;徐华良;肖洁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层析 甘油 自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检测仪器,具体涉及一种测定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的 层析式甘油三酯自测系统以及使用该自测系统测定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的方 法。
背景技术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甘油 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 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
甘油三酯的参考范围为:<2.3mmol/L(<200mg/dL)。正常人甘油三酯水平的 高低受生活条件影响,其个体内差异及个体间差异均大于总胆固醇,且随年龄 增加逐渐升高。当TG>4.5mmol/L(>400mg/dL)即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TG 增高主要见于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 粥样硬化(AS)、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减、胆道梗塞、糖原累积症、妊娠、 口服避孕药、酗酒、急性胰腺炎(>11.3mmol/L)。
血清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特别 是随着对其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 因素日益受到重视。测定血清TG水平主要用于了解机体内TG代谢状况、高甘 油三酯血症诊断和评价冠心病危险、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及应用Friedewald公式 计算LDL-C水平等4方面目的。
血清TG测定方法一般可分为化学法、酶法和色谱法3大类。早期测定方法 是以总脂质与胆固醇和磷脂之差估算。化学法用有机溶剂抽提标本中的TG,去 除抽提液中磷脂等干扰物后,用碱水解(皂化)TG,以过碘酸氧化甘油生成甲 醛,然后用显色反应测甲醛。比较准确的是二氯甲烷-硅酸-变色酸法(Van Handel-Caslson法),此法抽提完全、能去除磷脂及甘油干扰、变色酸显色灵 敏度高、显色稳定,至今还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内部参考方 法。但因操作步骤繁多、技术要求高而不适于常规工作应用。核素稀释/气相色 谱/质谱技术(ID/GC/MS)主要用作参考系统中决定性方法的建立及参考物质的 制备与定值,此法费用昂贵,样品处理复杂,难以推广应用。
目前几乎所有的临床实验室都用酶法检测血清TG水平,虽然方法各异, 但一般都包括3个基本步骤:用最合适的LPL水解TG生成甘油和FFA;接 着是转化,该步骤一般只用一种酶,例如甘油激酶,将甘油磷酸化以进行下一 步反应,或者生成中间待测物;最后是有色染料(常为醌亚胺等)或者紫外吸 收物质的形成,再通过分光光度法计算相应的TG浓度。如脂蛋白脂肪酶-甘 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GPO-PAP法)等。此法 具有简便快速、微量、精密度高的优点,且特异性强,易于达到终点,线性范 围宽,但此方法需要配套生化分析仪使用,用血量大(5mL静脉全血),专业 操作性强,且不能达到即时测定,其应用和患者依从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近年出现了不需生化分析仪的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用于城镇和社区医疗, 例如,专利号为200610018747.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诊断高甘油三 酯血症(FHTG)的试剂盒,利用载脂蛋白A5(ApoA5)作为FHTG诊断的生化指标, 制备抗ApoA5的单克隆抗体对。试剂盒内有酶标抗ApoA5的单克隆抗体和未标 记抗ApoA5的单克隆抗体、封闭液、酶底物溶液、包被缓冲液、终止液、洗涤 液和酶标板。用未标记抗ApoA5的单克隆抗体包被于酶标板以捕捉人体血液中 的ApoA5,用酶标抗ApoA5的单克隆抗体来识别和检测人体血液中的ApoA5, 而应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因诊断,从而达到冠心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 有效防治。该类试剂盒虽无需购买昂贵的生化分析仪,但仍需要配套酶标仪使 用,且没有克服用血量大和不能即时测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酶法和层析显色相结合测定血液中甘油三酯含 量的层析式甘油三酯自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5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酯EG喷淋回流管道的疏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塑造粒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