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代中药传统醇沉静置分离的固液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5156.6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白礼西;冯天炯;秦少容;胡友权;彭涛;王文成;徐成文;刘润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12 | 分类号: | B01D25/12;B01D37/03;A61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中药 传统 沉静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物的分离纯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取代中药传统醇沉静置分离的固液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传统醇沉静置分离是向中药水提浓缩清膏中加入醇至一定含醇量,使目标成分全部溶解而其它非目标成分如淀粉、鞣质、粘液质、果胶等絮凝析出,再通过静置分层、虹吸上清液、剩余稠膏抽滤或离心等步骤除去这些非目标成分。理论和实验已经证明,加醇后非目标成分的絮凝析出是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的单纯物理反应,且该反应在瞬间即可完成。但是,传统醇沉静置分离为了得到澄清度较好的上清液,往往将醇沉混悬液静置较长时间(十几小时至数天)以便固液更好地分层,当传统醇沉静置分离需要重复进行2~3次时,则耗时更长;此外,由于醇沉稠膏量大,黏度高,在抽滤或离心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还存在含醇药液回收率低,目标成分损失大;滤渣含液量高,排放量大,不便于运输和再利用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代中药传统醇沉静置分离的固液分离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中药水提浓缩清膏的醇沉处理,大大缩短处理时间,还可以提高含醇药液回收率,降低滤渣含液量及排放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取代中药传统醇沉静置分离的固液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醇沉:将中药水提浓缩清膏冷至室温,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乙醇,得醇沉混悬液;
b、压滤: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a所得醇沉混悬液泵入隔膜板压滤机进行压滤,收集压滤液;
c、压榨:压滤完毕后,向隔膜板压滤机的隔膜腔内通入压缩空气或水,鼓张隔膜挤压滤渣进行压榨脱液,收集压榨液;
d、卸渣:压榨完毕后,拉开隔膜板,卸除滤渣;
e、合并:合并步骤b所得压滤液和步骤c所得压榨液,得含醇药液。
进一步,所述取代中药传统醇沉静置分离的固液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醇沉:将中药水提浓缩清膏冷至室温,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乙醇,得醇沉混悬液;
b、压滤: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a所得醇沉混悬液泵入隔膜板压滤机进行压滤,收集压滤液;
c、滤洗:压滤完毕后,将乙醇水溶液泵入隔膜板压滤机进行滤洗,收集滤洗液;
d、压榨:滤洗完毕后,向隔膜板压滤机的隔膜腔内通入压缩空气或水,鼓张隔膜挤压滤渣进行压榨脱液,收集压榨液;
e、卸渣:压榨完毕后,拉开隔膜板,卸除滤渣;
f、合并:合并步骤b所得压滤液、步骤c所得滤洗液和步骤d所得压榨液,得含醇药液;
进一步,所述醇沉步骤在醇沉混悬液中还加入助滤剂;
进一步,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
进一步,所述助滤剂的质量为醇沉混悬液体积的0.5%~2%;
进一步,所述隔膜板压滤机的滤材为透气量为7±2L/m2·s的化纤类致密滤布;
进一步,所述压滤压力最高不超过0.5Mpa;
进一步,所述压榨压力最高不超过0.6Mpa;
进一步,所述滤洗压力最高不超过0.4Mpa;
进一步,所述滤洗步骤中乙醇水溶液的体积为醇沉混悬液体积的5%~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代中药传统醇沉静置分离的固液分离方法——隔膜板压滤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中药水提浓缩清膏的醇沉处理,加醇搅拌后即刻泵入隔膜板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榨分离,固液分离时间缩短至2~4小时,同时,含醇药液回收率提高约12%~24%,滤渣排放量降低30%~70%且含液量低,便于运输和再利用,环境污染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收载的数十个中药制剂品种在制备过程中均需要对水提浓缩清膏进行醇沉静置分离(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隔膜板压滤法广泛适用于这些中药制剂品种。
表1 隔膜板压滤法适用的部分中药制剂品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未经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5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