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的减隔震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4828.1 | 申请日: | 201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夏玉龙;熊劲松;周亮;邹贻军;刘海亮;叶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4B1/9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 地址: | 6114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减隔震 结构 | ||
1.一种桥梁的减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梁体(1)与桥墩(2)之间设置有单向活动减震单元和固定减震单元,该单向活动减震单元和固定减震单元分别布置在不同的桥墩上,所述单向活动减震单元由在所述桥墩(2)两侧设置的竖向支座(3)及两竖向支座(3)之间的单向活动卡榫(4)组成,所述固定减震单元由在所述桥墩(2)两侧设置的竖向支座(3)及两竖向支座(3)之间的固定卡榫(6)或由固定卡榫(6)与单向活动卡榫(4)的组合组成;
所述单向活动卡榫(4)包括上座板(4a)、上固定座(4b)、卡榫组(4c)及下座板(4d),所述上座板(4a)下表面具有两端开口的滑槽,所述上固定座(4b)装在所述滑槽内且上固定座(4b)的顶端与所述上座板(4a)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上座板(4a)的滑槽两侧固定有速度锁定器(7),所述上固定座(4b)侧边与所述速度锁定器(7)连接,所述卡榫组(4c)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座(4b)和下座板(4d)连接;
所述固定卡榫(6)包括上支撑板(6a)、上连接板(6b)、减震榫组(6c)及下支撑板(6d),所述上支撑板(6a)下表面具有水平限位槽,所述上连接板(6b)装在所述上支撑板(6a)下表面的水平限位槽内且上连接板(6b)的顶端与所述上支撑板(6a)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减震榫组(6c)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板(6a)和下支撑板(6d)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的减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速度锁定器(7)通过在所述上座板(4a)下表面设置的锁定器座(7a)固定,所述上固定座(4b)侧边设置有支耳(4e),通过该支耳(4e)搭接到所述速度锁定器(7)上将上固定座(4b)与速度锁定器(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的减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6a)下表面的水平限位槽与上连接板(6b)均为圆形,所述圆形的上连接板(6b)装在圆形的水平限位槽内且侧面形成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48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松原纸的染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