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类激酶SBK1的新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4631.8 | 申请日: | 201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章;石太平;郭帅;马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77;A61K8/00;A61K39/395;A61P15/00;A61P35/00;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类 激酶 sbk1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类激酶SBK1的新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SBK1在诊断癌症特别是卵巢癌中的应用、SBK1的拮抗剂在制备诊断和/或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诊断和/或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检测SBK1表达的试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是恶性肿瘤的总称,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在人类疾病中是仅次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据估计,发达国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在他们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患上癌症,其中近四分之一的患者最终死于癌症。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不断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去征服癌症。
随着人们对基因及其功能认识的逐渐深入,对癌症的发生、发展、迁移以及转归等,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发病机制研究的越来越清楚,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全部基因的鉴定和注释,给人们呈现了一幅全新的蓝图,也为癌症治疗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新型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药物靶标(drug target)即细胞内与药物相互作用并赋予药物效应的特定分子。98%以上药物靶标在生化性质上都属于蛋白质。靶标抗癌药物就是针对这些靶标,具有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根据最新人类转录组数据库(H-InvitationalDatabase,H-InvDB)的统计,有注释的人类编码基因34057个(Yamasaki C etal,Nucleic Acids Res,2008,36:D793-799),而目前所有批准上市的药物中针对人类蛋白质发挥作用涉及的编码基因不到300个(Golden JB.Curr Opin DrugDiscov Devel.2003,6(3):310-316;Imming P,et al.Nat Rev Drug Discov.2006,5(10):821-834;Overington JP,et al.Nat Rev Drug Discov.2006,5(12):993-996;Chen X,et al.Nucleic Acids Res.2002,30(1):412-415),其他少数靶标分别来源于细菌、病毒、真菌或者是其他病原体,而人类基因组上预计的药物靶标有2000~3000个,所以大量的药物靶标有待于研究、开发。这些药物靶标从功能分类上涉及到酶类、转录因子、离子通道、细胞膜受体及核受体等等。在所有上市、临床试验以及尚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的药物靶标中,具有催化活性的酶类蛋白质占到将近80%(Gao Z,et al.BMCBioinformatics.2008,19(9):104)。
蛋白激酶属于酶类,为磷酸基团转移酶,将ATP的γ磷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白质磷酸化。研究表明,在人类基因组上共存在518个(Manning G,et al.Science,2002,298:1912-1933)或511个(Park J,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5,102(23):8114-8119)蛋白激酶基因。这些激酶通过对蛋白质进行磷酸化修饰,使该蛋白质活性发生改变,常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控制着近30%的细胞蛋白质的活性,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细胞功能,例如细胞的增殖、分化,肌细胞的收缩,细胞的内吞以及诸多新陈代谢过程等等。蛋白激酶过度活跃是导致一些癌症的病因。由于蛋白激酶在控制细胞行为的核心作用而被视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靶标得到学术界和生物医药公司的广泛研究。例如,由拜耳公司和Onyx制药公司共同研发的抗癌药物Sorafenib(Nexavar,BAY 43-9006)片剂已于2006年1月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或肾癌。该品是多激酶抑制剂,可作用于RAF/MEK/ERK阻止细胞增殖以及作用于VEGFR-2/PDGFR-β阻止肿瘤血管生成。此外如BCR-Abl抑制剂药物Gleevec(诺华公司)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 leukemia,CML)和胃肠基质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药物Iressa(gefitinib)和Tarceva(erlotinib)(阿斯利康公司)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毫无疑问,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阻断激酶的抑制剂用做治疗用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46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