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分离间二甲苯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4543.8 | 申请日: | 201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国;马剑锋;王德华;郁灼;王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C7/13 | 分类号: | C07C7/13;C07C15/08;B01J20/1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分离 间二甲苯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吸附分离间二甲苯的吸附剂,包括90~98质量%的Y沸石和2~10质量%的粘结剂,所述Y沸石的可交换阳离子位被钠离子和锶离子共同占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吸附剂中含7.0~13.0质量%的氧化钠、0.5~9.0质量%的氧化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吸附剂中氧化钠与氧化锶的摩尔比为2~30∶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Y沸石骨架中的氧化硅与氧化铝的摩尔比为5.0~6.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Y沸石的平均晶粒粒径为0.1~2.0微米。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于600℃的灼减量为1~6质量%。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高岭石、地开石、珍珠石、埃洛石、凹凸棒石或它们的混合物经原位晶化后未晶化的基质。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NaY沸石和高岭土族矿物混合后聚结成颗粒物,然后干燥、焙烧;
(2)将焙烧后的颗粒物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钠与硅酸钠的混合溶液在90~100℃处理,使其中的高岭土族矿物原位晶化为Y沸石;
(3)用锶的可溶性盐溶液进行阳离子交换,然后洗涤、干燥、活化。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步所述的聚结为滚球成型,所述的高岭土族矿物选自高岭石、地开石、珍珠石、埃洛石或它们的混合物。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滚球时在NaY沸石和粘结剂混合物中加入田菁粉或羧甲基纤维素。
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步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5~2.0摩尔/升,所述氢氧化钠与硅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氧化钠的含量为1.0~6.0质量%,二氧化硅的含量为1.0~7.0质量%。
12.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3)步所述锶的可溶性盐为氯化锶或硝酸锶,离子交换时液/固体积比为2~6,离子交换温度为60~120℃。
13.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在氮气流或空气流中进行,活化温度为18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45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