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锻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4318.4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之海;王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达管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块式自动分合精锻成型模具,尤其适用非筒状类异型管件的精锻成型制造。
背景技术
“锻压”成型在各个生产领域中,人们已把它作为合理利用金属塑性变形来获得省时、节能之产品形状的重要手段,利用新型模具直接成形零件的技术要求已成为新的研究,创新方向。传统的“开式”和“闭式”模具都存在着一定缺陷与局限性,“开式”模具,两分型面之间都要留一定的间隙和跑料槽便于跑料,这样成型工件的飞边不但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还增加了切边等后道工序,“闭式”模具仅仅局限于筒状零件,出料时工件表面易拉毛,且上述两种模具都无法侧面挤压带孔,因此,人们都希望有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因而一次成型的精锻模具问世。
发明内容
为了使包括异形件在内的工件多侧面挤压带孔成型,从而达到工件塑性变形流向更合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锻成型模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它包括外模套,芯模套,侧冲头滑块,侧冲头,成型芯模,上冲头,成型芯模固定压板,芯模套托板,定位销,外降托盘,下顶杆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外模套上设有4个带锥度的T型槽、芯模套和侧冲头滑块上设有T型导轨,外模套设有的4个带锥度的T型槽分别与芯模套、侧冲头滑块上的T型导轨相配合;芯模套为沿中心线分开的两块组成;两侧设有与外模套互相配合的带锥度的T型导轨结构。
上述设计中模具由带楔式锥面的四斜面受力定心形成合模。
本发明具有模具精密、成坯率高、工件塑性流向合理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附图中,1外模套,2、10侧冲头滑块,3为芯模套、4、11为侧冲头紧点螺钉、5、9为侧冲头、6为成型芯模、7为上冲头、8为成型芯模固定压板、12为芯模套托板、13为工件、14为下顶杆、15为升降托盘、16为定位销。图2、3中,3-1、3-2为芯模套相互对称的两部分,6-1、6-2为成型芯模相互对称的两部分,8-1、8-2为成型芯模固定压板相互对称的两部分,12-1、12-2为芯模套托板相互对称的两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各种不同的产品,将制作好的成型芯模6装入芯套模3,压紧成型芯模压板8,使整套模具在定位销16定位的基础上完全复位。由于芯模套3上承载的所有零件及本身自重促使芯模套3下行,在内外套模四斜面的楔式锥面的作用下,模具分型面紧密结合,形成“闭式”模腔状态。将材料加热至始锻温度放入成型芯模腔6后,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的上冲头7以最大动力向下挤压,促使工件13材料作热塑性变形,挤满型腔成形。同时由于上冲头7向下的作用力和金属材料硬度的反作用力,承载着成型芯模6的芯模套3沿四斜面上的楔式锥面作向下微量运行,使成型芯模6两分合面愈压愈紧,已无法形成跑料和飞边,侧冲头5、9则按预定位置到位。上冲头7按预调好的行程使工件13成形后提升上行,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的两根连杆带动套模下面的附属装置,使顶下杆14上升,升降托盘15顶着芯模套3上升与分开运动,工件13自行脱落。在上升过程中芯模套3载着成型芯模6在两边锥度导轨的作用下,向两边作分开运动,左右侧冲头5、9在侧冲头滑块2、10带动下跟着上升后缩脱离工件13。按预定的行程停止后,取出工作13。启动附属气动装置,下顶杆14下的滑块离位,使下顶杆14悬空,芯模套3在无外作用力下靠自重沿原来上升的轨迹自由落下,完成合模复位,其过程就这样循环往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达管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达管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43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标取瓶双功能机械手
- 下一篇:基于网页的白板清屏同步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