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3837.9 | 申请日: | 201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智;陈鑫;张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T8/1761 | 分类号: | B60T8/176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 地址: | 10008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驱动 防滑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防滑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1)设置一驱动防滑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制动气压管路、一车辆传动系和 一驱动防滑控制电信号回路;制动气压管路包括一空压机,空压机依次通过一安 全阀和一稳压阀连接一制动气罐,制动气罐的一个输出端通过两个车辆制动防抱 死调节阀分别连接两个前轮制动气室;制动气罐的另外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一驱 动防滑调节阀和制动管路连接一双向单通阀两输入端,双向单通阀输出端分别通 过另外两个车辆制动防抱死调节阀连接两个后轮制动气室;车辆传动系包括一发 动机,发动机串联连接一电机,发动机的力矩与电机的力矩耦合后经电机的输出 端传输到一传动机构总成;驱动防滑控制电信号回路包括四个分别位于各车轮附 近的轮速传感器,位于前车轮附近的两个轮速传感器和两个车辆制动防抱死调节 阀连接一制动/驱动控制器,且制动/驱动控制器还分别连接驱动防滑调节阀、一 整车控制器、一电子节气门、一电机控制器、两位于后车轮附近的轮速传感器和 另外两个车辆制动防抱死调节阀;
2)根据位于前车轮的两轮速传感器发送的轮速信号,计算出车辆的瞬时车速, 根据位于后车轮的两轮速传感器发送的轮速信号和所述瞬时车速,计算出车辆后 车轮的瞬时滑转率;
3)根据瞬时车速和瞬时滑转率,由制动/驱动控制器判断驱动轮是否出现滑 转现象,当判定驱动轮出现滑转时,根据瞬时车速的大小,决定是进入制动力干 预阶段,还是进入电子节气门与电机转矩调节阶段;当判定驱动轮没有出现滑转 时,则确定电子节气门的节气门开度命令值和电机转矩命令值;
4)所述步骤3)中,当进入制动力干预阶段时,满足S>S+时,驱动轮上干 预制动力增加;满足S-≤S≤S+时,驱动轮上干预制动力保持不变;满足S<S-时, 驱动轮上干预制动力降低;当制动力干预阶段持续3s后退出,进入电子节气门与 电机转矩调节阶段;其中,S为瞬时滑转率,S+为车轮滑转率最大门限值,S-为 车轮滑转率最小门限值;
5)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进入电子节气门与电机转矩调节阶段时,一 方面利用制动/驱动控制器内预置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确定电机制动/驱动转矩 命令值tm_cmd,该电机制动/驱动转矩命令值tm_cmd由电机控制器发送至电机; 另一方面通过制动/驱动控制器控制电子节气门的开度命令值迅速下降;
6)所述步骤5)中,将电机制动/驱动转矩命令值tm_cmd和下降后的开度命 令值送入逻辑门限值控制模块内,并将调整好的电子节气门的开度命令值发送给 发动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防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所述瞬时车速为:
v=ωf·r,
所述瞬时滑转率为:
式中,S是瞬时滑转率,ωf是前轮轮速,ωr是后轮转速,v是瞬时车速,r是 车轮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防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判断所述驱动轮发生滑转的条件为:
S>S+,
其中,S是瞬时滑转率,S+为车轮滑转率最大门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38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车连续限速信息嵌套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丝网印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