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12827.3 | 申请日: | 2010-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贺明;党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贺明 |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以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组成:
R52.5硅酸盐水泥690-730份
平均粒径0.30um、Sio2含量≥92%的硅粉170-200份
粒径0.16-1.25mm石英砂1100-1190份
高效减水剂13.8-14.6份
直径0.18-0.22mm 长度为12-15mm的镀铜钢纤维138-150份
水165-185份
色料1.5-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支架,其特征是:由下述以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组成:
R52.5硅酸盐水泥700-720份
平均粒径0.30um、Sio2含量≥92%的硅粉180-190份
粒径0.16-1.25mm石英砂1120-1170份
高效减水剂14.0-14.4份
直径0.18-0.22mm 长度为12-15mm的镀铜钢纤维140-145份
水170-180份
色料2.5-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支架,其特征是:由下述以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组成:
R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710份
平均粒径为0.30um,Sio2含量≥92%的石英灰185份
粒径为0.16-1.25mm 的细石英粉1145份
高效减水剂14.2份
直径为0.18-0.22mm、长度为12-15mm 的镀铜钢纤维144份
水175份水
色料3.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缆支架的制备方法,步骤依次如下:
1)向搅拌机中加入配方限定的钢纤维和砂子并搅拌1-1.5分钟至均匀制成物料备用;
2)再向备用物料中加入配方中限定的水泥和硅粉,以及配方水量30%的水继续搅拌0.5-1.0分钟至均匀备用;
3)将上述配方中的高效减水剂、色料及剩余水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步骤2中的物料中,再搅拌2-3分钟,得到混合料;
4)将制备好的混合料,经注料设备注入支架模具中,然后加入型增强材料,将已注好料并放入增强材料的模具放到振频为3500-5000次/分钟、振幅为0.05-0.1mm的振动设备上,振动0.5-1分钟;
5)将成型好的支架连同模具放入升温速度不大于15℃/h,温度不超过40℃的干热养护室中养护16~25小时,实现产品初养;
6)产品初养完成后,将产品从模具中脱出,然后再放到升温速度不大于20℃/h,温度不超过95℃的蒸汽中养护36~48小时,即制得高耐久性电缆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的增强材料为直径的光圆钢筋或带肋钢筋、复合纤维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材料弯折成U形,沿支架的长轴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的支架模具材料采用PP-GF30玻纤增强聚丙烯塑性塑料,玻纤含量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贺明,未经黄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8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