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OLED显示面板中提高图像亮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2759.0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伍家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oled 显示 面板 提高 图像 亮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在OLED显示面板中提高图像亮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常规的显示器已逐渐地被便携式薄平板显示器所取代。由于有机或无机发光显示器可以提供宽视角和良好的对比度,并且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因而有机或无机发光显示器的自发光显示器比其它平板显示器具有更多的优势。这样,有机或无机发光显示器作为下一代显示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包括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发光层的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在提供彩色图像的同时,相比于无机发光显示器具有更好的亮度、更低的驱动电压和更快的响应时间。
然而,在使用OLED显示面板来显示图像时,往往会因为该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走线本身的阻抗而导致图像的亮度下降较多。更为具体地,显示图像时所占的区域越大,负载电流的数值就会越大,因而OLED面板的整体图像亮度就下降得越明显。显示彩色图像相比较于显示单色图像,负载电流的数值更大,亮度下降也更为明显。因为当显示白色时,需要同时点亮诸如红、绿和蓝三个薄膜晶体管,这势必会造成电流量增大,从而亮度的变化也最剧烈。出于这样的考虑,如何在OLED面板上显示图像时尽可能地保持稳定的亮度是行业内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OLED显示面板来显示图像时所存在的亮度下降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OLED显示面板中提高图像亮度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OLED显示面板中提高图像亮度的方法,包括:
提供步骤,提供一待显示图像的数据;
计算步骤,根据显示图像的数据来计算所需的负载电流数值;
调节步骤,基于负载电流数值来调节电源芯片的供电电压;以及
控制步骤,将供电电压作为OLED显示面板的驱动电压,以控制第一薄膜晶体管。
其中,在计算步骤和调节步骤之间,还包括将显示图像的数据送入驱动芯片,并通过驱动芯片输出的扫描控制信号和数据控制信号以分别控制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优选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耦合至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电性耦合至驱动电压。
其中,根据显示图像的数据所包含的显示区域和显示颜色等参数来预估所需的负载电流数值。优选地,当显示图像的显示颜色为彩色时,增加电源芯片的供电电压。优选地,当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放大或者缩小时,对应地增加或者减小电源芯片的供电电压。
其中,电源芯片是数字控制芯片。
采用本发明中用于OLED显示面板的提高图像亮度的方法,首先根据图像数据的相关参数来计算所需的负载电流数值,并基于该负载电流数值来调节对应的供电电压大小,以自动调整薄膜晶体管上的电流量,以达到提高图像亮度和避免亮度下降的技术功效。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使用OLED显示面板来显示图像的示意性电路设计图;
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中用于OLED显示面板来显示图像的示意性电路设计图;以及
图3示出如图2所示的电路结构中提高图像亮度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使用OLED显示面板来显示图像的示意性电路设计图。参照图1,当需要用OLED显示面板来显示图像时,提供与该显示图像相关联的图像数据100,并将此图像数据100发送至驱动芯片102。通常地,在OLED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上,具有由数据线与对应的扫描线的交叉位置所定义的多个像素,并且还包括由多个电子组件构成的像素驱动电路。按控制信号的类别划分,该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分为扫描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例如,这些扫描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可以集成在驱动芯片102中,由驱动芯片102输出扫描控制信号和数据控制信号,以分别控制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和源极(或漏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