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装于气体绝缘机构内部的固封极柱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12556.1 | 申请日: | 2010-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榆秀;刘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博司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气体 绝缘 机构 内部 固封极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气体绝缘机构内部的固封极柱,尤其涉及该固封极柱中上出线座与真空灭弧室的结构。
背景技术
安装于气体绝缘机构内部的固封极柱的作用是通过真空灭弧室熄灭电弧,达到开断过载电流、保护用电设备的目的。
由图1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固封极柱主要有真空灭弧室10、上出线座20、下出线座30、硅橡胶50、环氧树脂40组成。
真空灭弧室内部处于高真空状态、可以熄灭内部产生的电弧,上出线座以及下出线座的作用是导通电流和连接不同的结构部件。
在制造固封极柱时,首先要将灭弧室包封硅橡胶,再把灭弧室和上下出线座用环氧树脂固封成一个整体,再进行装配拉杆和软连接。灭弧室和上出线座的搭界面A处的平面度要求极高,搭界面如果接触不实会出现间隙,进而导致固封极柱回路电阻偏大;另一方面,作为充气柜产品由于柜体尺寸较小,要求固封极柱的设计尺寸相应缩小,因此要求固封极柱的有效连接部件越小越少越好。显然现有的固封技术设计方案因这两个缺点而无法满足充气柜的小型化要求。
目前,解决这一难题有多种办法,如提高搭界面的平面度,增大安装时的连接螺纹扭力,在搭界面处涂抹特殊的化学导电材料。但这些或是带来成本的增加,或是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安装于气体绝缘机构内部的固封极柱,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真空灭弧室;在所述的真空灭弧室外包封硅橡胶;在真空灭弧室的左下侧连接一个下出线座;真空灭弧室和下出线座用环氧树脂固封成一体;所述的环氧树脂层包覆在硅橡胶外;还包括一根静端导电杆;所述的静端导电杆与真空灭弧室上端连接并穿过硅橡胶和环氧树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连接零件更少,减少了一个搭界接触面积,固封极柱的结构得到了简化,更适合小型化、智能化的绝缘的改进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固封极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2可见:本发明包括:真空灭弧室1;在所述的真空灭弧室1外包封硅橡胶2;在真空灭弧室1的左下侧连接一个下出线座4;真空灭弧室1和下出线座4用环氧树脂3固封成一体;所述的环氧树脂层3包覆在硅橡胶2外;还包括一根静端导电杆5;所述的静端导电杆5与真空灭弧室1上端连接并穿过硅橡胶2和环氧树脂层3。
本发明不包含上出线座,上出线座和真空灭弧室合为一体,直接由真空灭弧室静端导电杆替代。
本发明的真空灭弧室外面包封硅橡胶,然后把真空灭弧室和下出线座用环氧树脂固封成一体。通过以上连接方式,保证了整个电流通路的顺利流通。使安装更加简单易于操作,有利于固封极柱导体回路电阻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博司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博司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继电器
- 下一篇:电子式保护用供电电流互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