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11967.9 | 申请日: | 2010-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3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冯佳涵;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51/05 | 分类号: | H01L51/05;H01L51/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吴桂琴 |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氧化物 薄膜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晶体管器件领域,涉及一种混合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体涉及一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机介质层与铟锌氧化物(IZO)无机沟道层构成的混合型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是由沉积在绝缘衬底上的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薄膜构成的一种金属-绝缘体-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全薄膜化电路中的一种重要元件。随着平板显示的发展,薄膜晶体管(TFT)广泛应用在有源阵列液晶显示、静态随机存储器、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等领域。
目前,显示器件中使用的薄膜晶体管主流产品为非晶硅TFT和多晶硅TFT。但是非晶硅TFT的场效应迁移率一般低于1cm2V-1s-1,不能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且非晶硅光敏性强、不透明,为了确保非晶硅TFT的性能,必须增加不透明金属掩膜板(黑矩阵)对每一像素单元的TFT进行光屏蔽。这使得像素开口率下降,难以满足高亮和更高清晰度显示的现代需求,同时增加了TFT-LCD(液晶显示器)的工艺复杂性,提高了成本。多晶硅TFT大面积制作工艺复杂、均匀性差、低温工艺难以实现。通常多晶硅TFT有高温多晶硅(HTPS)和低温多晶硅(LTPS)两种制造工艺。其中,HTPS的工艺温度大于600℃,基板需采用硬质特殊玻璃或石英,成本高;LTPS一般是在非晶硅基础上通过激光退火等工艺制造的,设备昂贵,工艺难度大。
透明氧化物半导体,如氧化铟、氧化锌,载流子迁移率高,工艺温度较低,而且可见光区透明性高。近年来已有以ZnO、In-Ga-Zn-O、In2O3等透明氧化物半导体作为沟道层制备薄膜晶体管的研究报道。铟锌氧化物(In-Zn-O,IZO)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的沟道层材料,具有迁移率高、可见光区透明性高、表面平整和可以室温大面积制备等优良性能。如果在有源矩阵驱动中使用该种氧化物TFT,将有助于满足响应速度快、亮度高、清晰度高等需求,和提高有源矩阵的开口率,从而提高亮度,降低功耗。
介质层关系到TFT的开关比、阈值电压和迁移率等重要特性。目前透明氧化物TFT的研究较多采用无机介质层,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SiO2、SiNx,射频磁控溅射Y2O3,原子层沉积Al2O3,反应磁控溅射Ta2O5等,大多需要较高的工艺温度或者昂贵的设备与材料。有报道采用有机绝缘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用于有机TFT研究,它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且耐高压,可卷曲,工艺简易,成本低廉。
在氧化物TFT制备中引入有机介质层,操作简易,将适合卷对卷生产的特点,有利于其大面积生产和柔性化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合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体涉及一种机介质层和无机沟道层混合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尤其涉及一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有机介质层和铟锌氧化物(In-Zn-O,IZO)半导体薄膜作为沟道层的混合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的混合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电学性能好、整体工艺温度低、具有柔性和透明电子器件。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介质层和无机沟道层混合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晶体管采用有机介质层与无机沟道层的混合结构,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机介质层、铟锌氧化物(IZO)无机沟道层、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组成。
本发明以玻璃为基板,用铟锌合金或铟锌氧化物靶材,在室温条件下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铟锌氧化物半导体薄膜作为沟道层;用有机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于丙酮,通过浸渍提拉法制备有机介质层;通过真空蒸发法制备栅、源和漏电极。本发明制得的薄膜晶体管具有制备温度低、载流子迁移率高、沟道层与介质层可见光区透明性高等特性。本发明制得的薄膜晶体管结构和制备方法在平板显示、柔性和透明电子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中,用铟锌合金或铟锌氧化物靶材,在室温条件下利用反应直流磁控溅射技术,使Ar离子溅射靶材,沉积铟锌氧化物(IZO)半导体薄膜,形成具有非晶结构的铟锌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制得的透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厚度为20~1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19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氩弧焊机的焊接保护装置
- 下一篇:调色剂卡盒及其再回收利用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