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释放为宽带接入网内的用户设备保留的资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1661.3 | 申请日: | 2010-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7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苏尼尔·甘德休厄;桑贾伊·瓦德瓦;威廉·汤森;约翰·利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林网络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6;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释放 宽带接入 用户 设备 保留 资源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1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 61/147,912的权益,其内容整体结合于此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更具体地,涉及由计算机网络内的网 络设备使用的保留资源。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交换数据并共享资源的互联计算设备的集合。在 基于分组的网络(例如因特网)中,计算设备通过将数据分成称作 包的小块来交换数据。在网络上将包从源设备分别路由至目标设备。 目标设备从包提取数据并将数据组合成其原始形式。将数据分成包 使得源设备仅重新发送那些在发送过程中可能丢失的个别包。
为了通过计算机网络路由包,可对每个网络设备分配唯一地标 识每个请求的网络设备的地址。每个包可包括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该源地址唯一地标识生成包的网络设备,该目标地址唯一地标识包 被指定的网络设备。中间设备(称作路由器)可基于包括在包内的 目标地址而将包路由至目标设备。
通常,一旦试图接入网络时,每个网络设备就可以请求包括根 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网际协议(IP)地址的配置信息。 例如,诸如电缆调制解调器、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用户线路(DSL) 调制解调器的用户设备可通过发送DHSP请求来请求层三IP网络地 址。维护IP地址空间的DHCP服务器可以接收此请求、保留具有 IP地址空间的IP地址,并将此IP地址分配给提出请求的网络设备, 并向网络设备发回将保留的IP地址分配给提出请求的网络设备的 响应。通常,DCHP服务器可以保留IP地址,以由提出请求的网络 设备使用固定时间,通常是很长时间。此“租期(lease)”(通常也 叫做保留(reservation))可延长几小时或可能几天,以保障伪静态 IP地址的请求网络设备。
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如果用不同的网络设备替代提出请求的 网络设备,那么DHCP服务器可能无法识别替代网络设备,并无法 用提出请求的网络设备将租期重新分配给替代网络设备。因此,替 代网络设备可向DHCP服务器请求地址,于是,DHCP服务器可保 留另一个与分配给被替代的网络设备不同的IP地址,并将此另一IP 地址分配给替代网络设备。DHCP服务器可分配此另一IP地址,不 用将之前IP地址的租期释放给替代网络设备。在这方面,DHCP服 务器可能无法有效地对被替代的网络设备维护租期,即使此被替代 的网络设备不再在计算机网络内操作。
发明内容
主要描述了自动释放为了由失效的或不操作的客户设备使用而 保留的网络资源的技术。位于客户设备和层三网络地址分配设备(例 如,DHCP服务器)之间的中间网络设备(例如,中继设备、或者 实施或包括集成中继设备的路由器)可实施此技术,以自动地(例 如,没有用户或管理员输入或干预)将释放消息发布至维护网络资 源的租期的网络地址分配设备。网络设备可监测网络通信,并检测 原始客户设备的失效和用新客户设备对原始客户设备的连续替代。 网络设备还可确定原始客户设备适当地没有失效,例如,通过不发 送释放消息释放为了由原始客户设备使用而保留的网络资源。当确 定原始客户设备的此“不当”失效时,为了原始客户设备,网络设 备可将释放消息发布给地址分配设备,以由服务器释放为了由第一 客户设备使用而保留的任何网络资源。在这方面,网络设备或其它 中间网络设备可促进网络内的网络资源的更有效使用和再次使用。 作为一个实例,可由配置于宽带接入网内的网络设备使用该技术, 以当网络设备检测到诸如电缆调制解调器、DSL调制解调器或数字 电视机顶盒的用户设备的不当失效时,自动地从DHCP服务器释放 层三IP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林网络公司,未经丛林网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1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