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架断路器智能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1121.5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4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梁隆军;陈俊;庞丰波;彭章军;郑春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0 | 分类号: | H01H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断路器 智能 控制器 | ||
1.一种框架断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MCU), 与微控制器(MCU)相连的电流信号调理模块、电压信号调理模块、频率 检测模块、键盘及显示模块、执行机构驱动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电流 信号调理模块及电压信号调理模块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M5) 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电流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互感器断线检测模块(M1)、增益可调 信号放大模块(M2)、第一反混叠滤波器(M3)和第一分割器电路(M4); 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信号(SI)经增益可调信号放大模块(M2)和第一反混 叠滤波器(M3)后送入微控制器(MCU)的电流采样信号输入端(ADLS); 微控制器(MCU)通过控制端(CH)调节增益可调信号放大模块(M2) 的增益;
互感器断线检测模块(M1)包括一个电阻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设于 所述增益可调信号放大模块(M2)的电流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MCU) 通过DFT算法来识别电流互感器是否与被测信号电路处于良好连接状态;
所述电压信号调理模块包括:电压互感器(M5)、放大电路(M6)、 第二反混叠滤波器(M7)和第二分割器电路(M8);
输入电压信号(SV)经电压互感器(M5)、放大电路(M6)和第二反 混叠滤波器(M7)后送入微控制器(MCU)的电压采样信号输入端(ADV);
所述第一反混叠滤波器(M 3)的截止频率等于所述电流互感器输出信 号(SI)的32次谐波频率,第二反混叠滤波器(M7)的截止频率等于所 述输入电压信号(SV)的32次谐波频率,微控制器(MCU)的采样频率 依据奈奎斯特定律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断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流互感器采用罗果夫斯基线圈;
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信号(SI)经电流信号调理模块后接入微控制器 (MCU)的输入端(ADLS),微控制器(MCU)通过对该信号(SI)依次 进行模数转换、数值积分和数字高通滤波,来校正该信号的相位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框架断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第二分割器电路(M4和M8)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 分压电阻(R2),以使分割器电路的输出电压正好等于微控制器(MCU) 模数转换参考电压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断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 控制器(MCU)通过DFT算法判断互感器是否断线的步骤是:微控制器 (MCU)通过AD转换器将输入到微控制器(MCU)输入端(ADLS)的 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D FT算法将该数字信号分离成直流分量和 基波分量,将分离出来的直流分量和基波分量分别与微控制器(MCU)中 预存的相应的预设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直流分量大于直流分量的预设值 且基波分量小于基波分量的预设值,则判断所述电流互感器断线;反之, 则判断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良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框架断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 设值由实验获得并预先存于微控制器中;该实验方法为:将所述电流互感 器断开,测出当前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和基波分量的数值分别设为直流 分量和基波分量预设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11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