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听音设备中的音频处理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0915.X | 申请日: | 2010-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9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T·考尔伯格;L·斯科夫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 |
| 地址: | 丹麦斯***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设备 中的 音频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设备中着眼于保持功耗相对低的音频处理。本 发明具体涉及在便携式听音设备中处理音频信号的方法,音频信号包 括具有LF带宽ΔfLF的低频部分和具有HF带宽ΔfHF的高频部分。
本发明还涉及便携式听音设备、听音系统及运行听音设备的方 法。
例如,本发明可用在如便携式通信设备、移动电话或听音设备的 应用中,如助听器、耳朵保护设备、头戴式耳机、头挂听筒等。
背景技术
人类听觉系统的频率分辨率由于人类频率分辨率的对数性质在 高频时远低于在低频时的分辨率。该事实与大多数音频信号跨频率包 含许多信息冗余的事实结合已导致称为带宽扩展的技术。使用该技 术,缺少一些频率范围的信号可被重构。该技术的一个例子称为频带 复制(SBR)(例如参见EP 1367566 B1或WO 2007/006658 A1)。 由于人类频率分辨率的对数性质,从较低频率重构较高频率不太复 杂,而没有听得见的假象,反之亦然。
带宽扩展是众所周知的如音频编码和电信系统的应用中使用的 技术。在音频编码时,带宽扩展的目的是提高编码效率。在电信系统 中,带宽扩展的目的是人为增加有限的信号带宽。
[Murakami等,2002]描述了降噪方法,其中对下采样的输入信号 进行降噪,及随后使用“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将带宽扩展(BWX) 技术应用于降噪后的信号。
US2007/0124140 A1描述了BWX在电信系统中的使用,其中所 传送的信号表示电话会话,其在传送通道中限于低频率,在接收器侧 使用BWX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音频信号的信号处理中利用带宽扩展技术以在便携式 听音设备中提高性能或节约电池功率,便携式听音设备如助听器、耳 朵保护设备、头戴式耳机或一对头挂听筒。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听音设备中具有全带宽Δffull的音频信号的处 理和产生,音频信号包括具有LF带宽ΔfLF的低频(LF)部分和具有 HF带宽ΔfHF的高频(HF)部分,f表示频率。
通常,听音设备中的信号处理对全带宽信号执行。在该发明的一 方面,大量信号处理(如模数(A/D)转换、时频变换、压缩、降噪、 反馈抑制、定向性等)对具有低频带宽(BW,如BW=5kHz)的信 号执行。根据Nyquist准则,需要两倍于带宽的采样率频率(Fs)(如 Fs=10kHz)。在较高频率(如5-10kHz)的信号分量使用带宽扩展 从较低频率进行估计,如正好在信号馈给输出变换器(如接收器(扬 声器)单元)以呈现给用户之前,藉此降低功耗。
在该发明的一方面,目标是降低用于将音频流到听音设备的无线 链路的负载,藉此降低功耗或增大传输范围。
本发明的目标是在便携式听音设备中提高性能或节约功率。
本发明的目标由附图所述的及下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 现。
处理音频信号的方法:
在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在便携式听音设备中处理音频信号的方 法,音频信号包括具有LF带宽ΔfLF的低频部分和具有HF带宽ΔfHF的高频部分。该方法包括:a)提供由具有LF带宽ΔfLF的所述低频 部分组成的音频输入信号;b)对该音频信号的低频部分执行至少一 信号处理步骤;及c)对该音频信号的所述低频部分执行带宽扩展处 理以产生该音频信号的所述高频部分,从而产生或再生具有全带宽 Δffull即包括所述LF带宽ΔfLF和所述HF带宽ΔfHF的音频输出信号。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功耗降低。
频带有限的音频信号的带宽扩展例如在EP 1 638 083 A1中论 述。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带宽扩展方法适应听音设备预期暴露给其 的信号(音乐、言语、言语和噪声、信号水平、信号能量等)的特性。 在实施例中,根据声输入信号的特性,听音设备适于使用不同的带宽 扩展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康有限公司,未经奥迪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