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O封装的微型宽温固体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0593.9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邓鹏;庄礼辉;杨金涛;谭浩;刘孙丽;严亚伟;彭彪;李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6 | 分类号: | H01S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张美娟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o 封装 微型 固体激光器 | ||
1.一种TO封装的微型宽温固体激光器,包括二极管激光器(201)、光学耦合元件(204)、微片式激光腔体(2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监测和控制装置(202)、承接热沉(203)、PD探测器(206)、导通PD与二极管激光器Pin脚的引线(207)、带窗口片的管壳(20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封装的微型宽温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激光器(201)是TO封装、无管壳,至少有4根Pin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封装的微型宽温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监测和控制装置(202)由热敏电阻和微型温控元件组成,热敏电阻和微型温控元件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方式连接;
所述的温度监测和控制装置(202)固定在二极管激光器(201)上;
所述的微型温控元件,是一加热电阻;
所述的温度监测和控制装置(202)的一极与二极管激光器(201)的正极Pin脚(301)共极;所述的温度监测和控制装置(202)的另一极与二极管激光器(201)的Pin脚(304)共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封装的微型宽温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接热沉(203)上固定有光学耦合元件(204)、微片式激光腔体(205)、PD探测器(206)、导通PD与二极管激光器Pin脚的引线(207);
所述的承接热沉(203)基底的底面设计成平面或者平面上有环形尖角;
所述的承接热沉(203)焊接在二极管激光器(201)的基底上;
所述的承接热沉(203)的材质为热膨胀系数与玻璃热膨胀系数相近的金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O封装的微型宽温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耦合元件(204)和微片式激光腔(205)焊接在承接热沉(203)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O封装的微型宽温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D探测器(206)焊接在承接热沉(203)上,PD探测器(206)为磷化镓材质的PD探测器,PD探测器(206)底面镀金的负极与二极管激光器(201)的正极Pin脚(301)共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O封装的微型宽温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通PD与二极管激光器Pin脚的引线(207)焊接在承接热沉(203)上,与承接热沉(203)之间绝缘;导通PD与二极管激光器Pin脚的引线(207)的材质为热膨胀系数与玻璃热膨胀系数相近的金属;
所述的导通PD与二极管激光器Pin脚的引线(207)的前端与PD探测器(206)的正极用金线连接,引线(207)的后端用金线与二极管激光器(201)的一根Pin脚(303)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O封装的微型宽温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壳(208)的顶端有斜开放置窗口片(209)的沉孔;管壳(208)尾端的底面设计有突出的环状尖脚;管壳(208)焊接到承接热沉(203)的基底上或者焊接到二极管激光器(201)的基底上;
所述的窗口片(209)的入射表面有对基频光和泵浦光高反射的膜,有对输出的激光反射的膜,窗口片(209)的出射表面有对输出的激光高透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5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