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10376.X | 申请日: | 201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1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曹露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W88/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端发展,用户对移动终端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的全键盘手机一般有两种实现形式,一种是侧面滑盖手机,另一种是侧面翻盖手机:
侧面滑盖手机主要是通过在控制端的两侧设置滑轨,通过显示屏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滑轴,显示屏的滑轴与控制端的滑轨相互配合,控制显示屏的滑动。但是由于控制端两侧的滑轨占据了控制端的部分宽度,所以导致控制端上的按键的宽度减小,进而导致控制端的按键宽度方向尺寸比较的小,造成控制端按键手感变差;
侧面翻盖手机是非常常见的手机,虽然控制端的键盘空间不受限制,但是如果要在不打开翻盖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必须在外面再加一个显示屏,这样就增加了产品的物料成本。
如何既节约成本,又扩大控制端的实用面积,是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研究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旨在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扩大移动终端控制端的实用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控制端、以及一个显示屏,
所述终端还包括至少一个的旋控支撑臂,所述旋控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端的一侧边轴接,另一端与所述显示屏屏幕相异的一侧轴接。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显示屏还设置有凹槽结构,用于在与所述控制端相互闭合时,与所述旋控支撑臂相互适配。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显示屏还设置有凹槽结构,用于在打开状态时,与所述旋控支撑臂相互适配。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旋控支撑臂与所述控制端相互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卡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旋控支撑臂的旋转角度。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旋控支撑臂与所述显示屏相互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卡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显示屏相对所述旋控支撑臂的旋转角度。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旋控支撑臂的个数为两个,并且对称设置。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一旋控支撑臂,该旋控支撑臂与移动终端的控制端和显示屏轴接,该旋控支撑臂根据用户的操作控制显示屏的屏幕朝所述控制端的方向翻转,打开过程非常方便,而且不影响控制端的布局,同时由于无需额外增加一显示屏,节省了物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和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闭合状态时的外观结构图;
图2A-2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打开过程中的外观示意图;
图3A和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打开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背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A和图1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闭合状态时的外观结构。所述终端包括控制端11、以及一个显示屏12。
图2A-2D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打开过程中的结构。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除包括控制端11和显示屏12外,还包括至少一个旋控支撑臂13。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两个旋控支撑臂13,其中,两个旋控支撑臂13为对称设置,保证了显示屏12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阅图2D,所述旋控支撑臂13的一端131与所述控制端11的一侧边轴接;所述旋控支撑臂13的另一端132与所述显示屏12的背侧轴接,即与显示屏12屏幕的另一侧连接。
其中,图3A-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打开后的结构;图4为显示屏12背侧的结构。
请参阅图4,所述显示屏12设置有凹槽结构121,该凹槽结构121用于在与所述控制端相互闭合时,与所述旋控支撑臂相互适配,请参阅图1B。
所述显示屏还设置有凹槽结构122,在打开状态时,该凹槽结构122与所述旋控支撑臂13相互适配,请参阅图3B。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旋控支撑臂13与所述控制端11相互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卡位装置(图未示出),该卡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旋控支撑臂13的旋转角度,防止旋控支撑臂13相对控制端11转动的角度过大,影响用户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