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设备故障影响通信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0173.0 | 申请日: | 200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8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D·卡维利亚;G·费亚施;F·拉泽里;M·莫利纳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56;H04L12/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忠忠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设备 故障 影响 通信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保护工作路径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多个节点和用于提供所述节点之间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构成所述工作路径的链路和节点的一个子集传递工作数据;
指定所述链路和所述节点的另一些子集以形成保护路径,其中所述保护路径在所述工作路径中无故障时不传送工作数据;
在所述工作路径中出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保护路径的至少一个传递所述工作数据;
识别所述故障的位置并把所述工作数据返回到所述工作路径中未受所述故障影响的那些部分;
如果所述保护路径的至少一个不用于所述工作路径中故障资源的保护,则去活所述保护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并且
当工作路径再次变得可用时,将工作数据转回到所述工作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去活所述保护路径中不需要为所述工作数据提供路径的任何链路或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所述工作路径中的故障之前在所述另一些子集的节点中存储所述保护路径的详细情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保护路径的详细情况与唯一路径标识符相关联。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些子集中的各个节点包括用于存储所述保护路径的详细情况的保护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两个子集共有的节点中的至少一个检测所述工作路径中的故障,以及在检测到所述工作路径中的故障时,通过向所述另一些子集的节点发送激活消息来激活所述保护路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节点向所述另一些子集的每个相邻节点发送所述激活消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激活消息中包括唯一路径标识符,以便通知所述另一些子集的节点要激活哪些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至少一个节点检测所述工作路径中的故障的位置,并且在检测到所述故障位置时,通过所述一个子集沿离开所述故障的方向发送去活消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所述去活消息的节点在收到所述去活消息时,去活从该节点经由其中那些路径未形成保护路径的所述另一些子集的节点到所述工作路径的故障部分的任何路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所述工作路径中的故障之前确定所述保护路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修复所述故障,并且在所述故障被修复时去活所述保护路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路径所使用的节点和链路与所述工作路径所使用的节点和链路分离。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工作路径属于第一分担风险链路组,且所述保护路径属于第二分担风险链路组,则所述第一分担风险链路组和所述第二分担风险链路组的交集是空集。
15.一种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保护工作路径的装置,所述系统包括多个节点和用于提供所述节点之间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装置包括:
通过构成所述工作路径的链路和节点的一个子集传递工作数据的部件;
指定所述链路和所述节点的另一些子集以形成保护路径的部件;其中所述保护路径在所述工作路径中无故障时不传送工作数据;
在所述工作路径中出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保护路径的至少一个传递所述工作数据的部件;
如果所述保护路径的至少一个不用于所述工作路径中故障资源的保护,则去活所述保护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的部件;
当工作路径再次变得可用时,将工作数据转回到所述工作路径的部件;以及
识别所述故障的位置并把所述工作数据返回到所述工作路径中未受所述故障影响的那些部分的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去活所述保护路径中不需要为所述工作数据提供路径的任何链路或节点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1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标记承载带
- 下一篇:行动监视系统及行动监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