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车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0156.7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西滨淳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车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对停放在固定位置上的汽 车的车体喷射洗净水的洗车机。
背景技术
关于此种洗车机,现有习知的技术方案有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 公报,特开平8-226243号公报)中所记载,具有支撑用构造体、行走体与 喷射喷嘴的洗车机。行走体在此支撑用构造体上可支撑成前后往返移动自 如。喷射喷嘴则是包含安装在此行走体上的洗净水等用的喷射喷嘴。前述 支撑用构造体是由前后成对的连结框材所构成,此前后成对的连结框材是 用以将前述行走体支撑成可移动的左右成对的导轨和将两导轨的端部连 结。
此外,在上述那种传统的洗车机中,用以供水给前后往返移动的行走 体的洗净水喷射喷嘴的洗净水供给管,是有如前述专利文献1中所述,必 须是在无并用特别的配管支撑导引装置下,以长度具有足够的裕度的状态 垂吊着、或者是有如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44942号公 报)及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38795号公报)中所记载, 将伴随着行走体的行走而水平地弯曲的中折连杆构造的配管支撑导引装置 与行走体连接,再利用此配管支撑导引装置来支撑连接在行走体的洗净水 供给管。
再者,在上述那种传统的洗车机中,例如专利文献1中亦记载,作为 使前述行走体可前后往返移动的驱动装置可以将横跨行走体的移动路径全 长呈无端状绕挂的驱动链条和行走体相连结,利用马达来驱动该无端状链 条而使得前述行走体可前后往返移动的构成。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关于此种传统的洗车机中的支撑用构造体的构成,是有如前述专利文 献1所记载,用以形成该支撑用构造体的左右成对的导轨是利用相互对向 的内侧开口的附唇部的沟形钢所构成。因为轴支在前述行走体的两端上的 支撑用车轮是建构成可在沟形钢的下侧水平板部上进行转动地,位于作为 左右成对导轨的带唇部的沟形钢内,所以如果想要将比洗车对象的汽车的 全长更长的长条状导轨以支柱构件仅支撑在此长条状导轨两端附近时,必 须要加大构成该导轨的带唇部的沟形钢的板厚、高度及宽度,且须具有足 够的弯曲强度,而导致重量升高及材料成本增加的结果发生。而且,此朝 横向开口的带唇部的沟形钢内的下侧,亦即,行走体侧的支撑用车轮进行 转动处,是朝上侧开口的沟形,不仅会有灰尘进入对行走体的顺畅行走造 成阻碍的风险,还有需要另有排水构造来防止飞散的洗净水等进入而滞留 的情况。
此外,关于此种传统的洗车机中的洗净水供给系统的构成,则具有如 下所述的问题点。即,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在仅将洗净水供给管垂吊 的方法的情况中,当喷射完洗净水后,此些洗净水供给管当以人工作业进 行汽车表面的刷洗作业或擦拭作业等作业时,不仅会对作业者造成妨碍, 由于还需让洗净水供给管具备足够的可挠性,所以耐久性亦会变差。此外, 如专利文献2、3中所记载,并用有专门支撑洗净水供给管用的中折连杆构 造的配管支撑导引装置的方法中,虽然可以克服仅将洗净水供给管垂吊的 方法下的问题点,但是中折连杆构造的配管支撑导引装置,若是为了防止 朝下方的挠曲变形,则连杆构件必需要具有某种程度的高度(厚度),因而 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在配管支撑导引装置是位于行走体的上侧来进行 屈曲运动的构成中,行走体的上侧所需要的空间高度变为较大,不仅使得 装置整体的高度变高,亦会变成无法将包含有行走体的导轨的支撑用构造 体直接安装在建物的顶棚面。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构成,是将横宽设成比行走体的左右 两垂直柱部位置上的横宽窄很多,且由导轨所支撑导引成移动自如的移动 本体部则是突设在行走体的上部,由于必需在此移动本体部的侧部上连接 配管支撑导引装置才行,所以用以将行走体支撑成前后移动自如的左右成 对的导轨,此导轨间的间隔会变得非常地狭窄,而造成行走体的移动稳定 性、行走体整体的支撑强度方面变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福,未经株式会社大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加工铸件环保喷涂展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孔炭质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