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无气道高反应性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9450.6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6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赖克方;陈莉延;钟南山;谢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1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无气道高 反应 性嗜酸 粒细胞 性气 炎症 小鼠 模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立无气道高反应性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哮喘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大约有2亿人受到哮喘的困扰,如不能得到控制,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引起生命危险。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是哮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学特征。气道高反应性是气道对各种刺激物产生严重的阻塞反应。刺激物多种多样,包括直接刺激物和间接刺激物,环境和基因均和气道高反应性机制有关。气道反应性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哮喘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的诊断和检测,目前已成为肺功能评估和哮喘治疗的重要参数。
1989年Gibson发现临床上有一类特殊的患者,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粘液痰,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增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患者肺通气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峰流速变异率正常,无法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因此将这一类疾病定义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006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咳嗽指南和2009年我国最新慢性咳嗽指南中均将EB作为独立疾病提出,其与哮喘的关系和自然转归受到了人们的关注。EB与哮喘痰液中嗜酸粒细胞都可以增高,其活化标志物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也明显增高,气道黏膜均有白介素-5、集落刺激-肿瘤坏死因子和2型辅助T细胞的基因表达,血管重建在EB和哮喘患者中均存在。为什么EB和哮喘具有相似的气道炎症和结构改变,但前者却不出现气道高反应性?EB的出现为研究气道高反应性发生机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关于EB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患者,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临床病学,临床表现,诊治和预后,有关机制的研究尚不深入。鉴于直接进行人体实验的局限性,有关病因的确定,发病机制的探索、治疗方法的评价、疾病的转归和新药的研发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因此建立无气道高反应性嗜酸粒细胞气道炎症动物模型对进一步研究EB的发病机制和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经检索目前国际上尚未建立确切的EB动物模型。仅有日本学者Ishiura提出了EB豚鼠模型的建立方法。但该模型使用多粘菌素滴鼻造模,不符合人类EB的流行病学情况。并且药物改变了豚鼠体内状态,可能影响最终的判断。另外该模型并非应用于与哮喘比较,因此不适用于气道高反应性机制的研究。而且豚鼠的生化免疫试剂非常少,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受到了约束。因此该模型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该学者发表文章后未见其他研究应用该模型。
目前小鼠模型中用于反映气道反应性的较为常用指标是无创肺功能检测的Penh(enhanced pressure,增高的压力),但有研究认为该指标也有缺陷,容易受到很多因素如小鼠的运动、小鼠的潮气量、功能残气量以及气体的温度、湿度等的影响,结果不直观,很多情况下不能真正反映气道反应性。有创肺功能检查可以直接检测下气道功能,排除上气道阻力等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检测小动物肺功能的金标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无气道高反应性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立无气道高反应性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小鼠的准备:雌性Balb/c小鼠,小鼠的年龄为6~10周龄,动物级别为SPF级;
(2)小鼠的模型制作:在实验第0、7和14天分别用10μg鸡卵清蛋白+1.3mg氢氧化铝的生理盐水混悬液200μl给予小鼠腹腔内注射,进行致敏;分别在实验第21、22和23天对小鼠进行浅麻醉后,给予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2%的鸡卵清蛋白溶液50ul进行滴鼻激发;
(3)小鼠的处理:在实验第23天进行滴鼻激发24~48小时后对小鼠进行创肺功能检测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分析,并且收集小鼠的肺以观察肺组织学变化,即获得类似人类的无气道高反应性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的小鼠模型。
步骤(1)所述小鼠的年龄优选6~7周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未经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9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