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聚酯纤维的染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9140.4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白刚;刘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P1/651 | 分类号: | D06P1/651;D06P1/44;D06P3/5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纤维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轻化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细聚酯纤维的染色方 法,可有效提高超细聚酯纤维分散染料深染性。
背景技术:
超细聚酯纤维单纤细度小,比表面积大,其染色性能大大异于常 规聚酯纤维。超细聚酯纤维是疏水性合成纤维,分子结构中缺少能和 染料发生结合的活性基团,只能用分散染料来进行染色。而分散染料 是一类难溶性的非离子染料,不具有-SO3H,-COOH等水溶性基 团,只含有-OH,-NH2,-CN,-NO2,以及卤素原子等取代基。 它们在水中溶解度极其有限,溶液中只溶解少量染料就能迅速达到饱 和。而染料上染纤维的首要条件之一是染料必须在染液中溶解,只有 单分子状的染料才能迅速吸附上纤维,并扩散进纤维内部,染料晶体 颗粒和体积较大的染料聚集体是不能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
鉴于超细聚酯纤维分子的结构特性和分散染料的溶解特性,其染 色存在上染速度快,匀染性差、深染性差,染色牢度低,重现性差等 问题。超细聚酯纤维在染色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它的发 展,如何提高其染色性能,改善深染性和染色牢度,一直是广大印染 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急切需要寻找一种提高超细聚酯纤维分散染料深染性的新 方法和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超细聚酯纤维常规分散染 料染色的缺陷,提供一种超细聚酯纤维的染色方法,提高超细聚酯纤 维分散染料染色的深染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细聚酯纤维的染色方法,其特 征在于:采用分散染料对超细聚酯纤维进行染色,染色时加入丙烯酸 苯酯提高超细聚酯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
进一步地:
所述的丙烯酸苯酯是和引发剂一起加入的,可进一步提高上染效 果,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氢或过硫酸钾。
染色工艺处方:
染料浓度 3%owf
丙烯酸苯酯浓度 4~10%v/v
引发剂用量 4~8%v/v
渗透剂JFC用量 1g/L
平平加用量 2g/L
浴比 30∶1
pH=5~5.5。
更进一步地,在以下工艺条件下,效果最佳:
染色工艺步骤:室温下,按丙烯酸苯酯单体浓度4~10%v/v,染 料浓度3%owf,引发剂4~8%v/v,渗透剂JFC 1g/L,平平加2g/L配 制染液,浴比30∶1,用醋酸及醋酸铵缓冲溶液调节pH值至5~5.5, 以3℃/min速度升温到40℃,然后1℃/min升温到100℃,保温60 分钟,然后1℃/min降温到60℃。
本发明的工艺原理:
本发明采用丙烯酸苯酯作为助染剂。在超细聚酯纤维分散染料染 色过程中,丙烯酸苯酯主要起以下两方面作用:
(1)染色时,丙烯酸苯酯吸附在纤维表面,形成溶有分散染料 的丙烯酸苯酯单体和低聚物液膜,在液膜中染料溶解性很好,提高了 染料在纤维内外的浓度梯度,还可加快染料的上染速率和转移进纤维 的速率。
(2)丙烯酸苯酯单体的分子比染料分子小,扩散速率高,先于 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对纤维起增塑作用,增加纤维大分子链的活 动能力,使纤维结构松弛,由此增大纤维自由体积,使玻璃化温度降 低,提高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速率。
因此,在分散染料染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丙烯酸苯酯,可显著提 高上染百分率和K/S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分散染料染浴中加入丙烯酸苯酯,对超细聚酯纤维 进行染色,染色后测定超细聚酯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显著得到 提高。并通过合理控制丙烯酸苯酯浓度、引发剂种类及染色工艺(染 色温度、时间、浴比和pH值),可获得最理想的染色效果。
本发明与常规分散染料染色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深染性好;
(2)染色温度低,在常压100℃染色即可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
(3)能源消耗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9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