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井笼的压桩防护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8765.9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富海;唐红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31/10;E02D1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地址: | 200060上海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防护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压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对环境变形要求较高的可回收井笼的压桩防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沉桩土建施工中,随着预制桩的不断压入,由于预制桩自身的体积占用了土体原有的空间,破坏了土体在自然沉积时的平衡状态。土体的挤压应力逐渐增大,使与桩体积等量的土体产生压缩、蠕变,并向桩底及桩周挤出,产生土体的水平位移。土体水平位移随沉桩区域由远到近不断增大,位移速率也不断增大。由于下部土层较硬,限制了土体的水平位移,而浅层土上覆压力较小,挤压应力从地表释放,表现为地面隆起。另外,压桩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升高,造成土体破坏,未破坏的土体也会因孔隙水压力的不断传播和消散而蠕变,导致土体的垂直隆起和水平方向的位移。从而引发了路面破损、房屋开裂和工程桩上浮等不良现象。
目前,在土建施工中的压桩防护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措施:①应力释放砂井:采用钻机成孔,孔内回填砂,这种方法适用于压桩施工距被保护建(构)筑物或道路管线大于一倍桩长的压桩防护,当距离较近≤10m时,土体水平位移随沉桩区域由远到近不断增大,位移速率也不断增大,过大的水平位移会造成砂井的破坏,不能完全有效的阻断超静孔隙水压力,对被保护物造成一定的破坏。
②应力释放孔:采用钻孔成孔,在孔内安放通长的毛竹笼,毛竹笼由毛竹片扎成,竹笼外面包塑料编织袋。此方法由于毛竹笼强度及重量的限制,在压桩施工距被保护建(构)筑物或道路管线≤10m时,土体较大的水平位移将破坏毛竹笼,孔被挤实不复存在,且毛竹笼的重量较轻,难以下到设计指定的深度,影响应力释放的效果,甚至造成被保护物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回收井笼的压桩防护施工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以钢筋井笼为减压井的骨架,然后在井笼外侧回填滤砂、降水、回收井笼和回填砂土,具体施工按下述步骤进行:
a、定位开孔
由经纬仪根据压桩要求进行桩位测放并确定钻机位置,钻杆垂直成孔至设计标高,然后泥浆护壁成减压井,角度偏差<1°。
b、放置井笼
根据减压井制作井笼,井笼采用钢筋焊接,并在井笼外包裹钢丝网和土工布,然后将井笼下放至设计标高,井笼直径略小于减压井直径,井笼的高度略大于减压井的深度。
c、回填滤砂
在井笼与减压井的环隙内回填滤砂进行压桩保护。
d、降水
在压桩保护开始后同步进行减压井的抽水,使减压井内水位降至自然地面下5m,并保持自然地面下5m的降深水位。
e、回收井笼
上述压桩保护结束后,将井笼起吊拔出,然后减压井内回填砂土至自然地面,井笼回收利用。
本发明有效的阻断超静孔隙水压力,大大减少了因压桩施工而引起的挤土效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水位降深5m,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效果,压桩保护的效果显著,而压桩保护的主要材料可全部回收利用的优点,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目标,尤其适合压桩施工距被保护建(构)筑物、道路管线较近≤10m,且对环境变形要求较高的工地使用,是一种安全、经济、施工简便的压桩保护技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图
附图2为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大华盘湾新城工程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阅附图1~附图2,本发明以钢筋井笼1为减压井4的骨架,然后在钢筋井笼1的外侧回填滤砂2,具体施工按下述步骤进行:
a、定位开孔
由经纬仪根据压桩要求进行桩位测放并确定钻机位置,正循环钻机就位后调整钻机的位置和垂直度,钻杆垂直成孔至设计标高,然后泥浆护壁成减压井4,角度偏差<1°,减压井4的孔径为400mm,井深为16.0M。
b、放置井笼
采用钢筋焊接成直径为350mm,长16.3M的钢筋井笼1,然后在钢筋井笼1外包裹钢丝网和土工布5,将包裹好钢丝网和土工布5的钢筋井笼1放入减压井4至设计标高。
c、回填滤砂
在钢筋井笼1与减压井4的环隙内回填滤砂2进行压桩保护。
d、降水
在压桩保护开始后同步进行减压井4的降水,采用潜水深井泵3使减压井4内的水位降至自然地面下5m,并保持自然地面下5m降深水位,以免地下水降深过大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e、回收井笼
上述压桩保护结束后,利用吊车将钢筋井笼1起吊拔出,然后在减压井4内回填砂土至自然地面,钢筋井笼1将被回收利用。
本发明尤其适合压桩施工距被保护建(构)筑物、道路管线较近≤10m,且对环境变形要求较高的工地使用,是一种安全、经济、施工简便的压桩保护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87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影装置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