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7827.4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祝名伟;陈延峰;葛海雄;袁长胜;卢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4 | 分类号: | H01G9/04;H01G9/20;H01M14/00;H01L51/44;H01L51/4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料 太阳能电池 工作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基底(1),在导电基底(1)上方设有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2),在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2)上铺有互相平行的导电微米线或纳米线(3),导电微米线或纳米线(3)一端或两端附着在导电基底(1)上,在导电微米线或纳米线(3)的上方设有与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2)平行的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I(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2)和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I(4)的材料为TiO2、ZnO、SnO、Zr氧化物、Sr氧化物、In氧化物、Ga氧化物、Al氧化物、Y氧化物、W氧化物、V氧化物、Mo氧化物、Sc氧化物、Sm氧化物、Mg氧化物、Nb氧化物、和La氧化物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I(4)的材料为TiO2、ZnO、SnO、Zr氧化物、Sr氧化物、In氧化物、Ga氧化物、Al氧化物、Y氧化物、W氧化物、V氧化物、Mo氧化物、Sc氧化物、Sm氧化物、Mg氧化物、Nb氧化物、和La氧化物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微米线或纳米线(3)的材料为金属、半导体或导电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微米线或纳米线(3)直径为30nm~10μm,相互之间距离为500nm~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导电基底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500nm~50μm的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
B、在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表面制备导电微米线或纳米线;
C、在表面制备导电微米线或纳米线的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表面制备厚度为500nm~50μm的半导体纳米晶薄层I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C中,涂覆的方式为丝网印刷、旋涂、刮涂、喷涂涂膜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制备导电微米线或纳米线的方法为光刻结合溅射、印刷、直写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78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险丝基座制程及其制品
- 下一篇:掺镓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