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氧化着色制备大面积高性能彩色不锈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7718.2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承云;张永康;崔熙贵;张朝阳;鲁金忠;管海兵;钱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8/14 | 分类号: | C23C8/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氧化 着色 制备 大面积 性能 彩色 不锈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表面改性领域,特指一种激光氧化着色制备大面积高性能彩色不锈钢的 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在现代工业中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材料,因其具有高强度、抗腐蚀、易加工和表面 具有光泽等许多优异的特性,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机械、仪器仪表、医药、能源 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进步和各行各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单一的色调已不能满足需求,不锈钢的色彩多样性已成必然。为此, 人们积极研究着色处理技术,力求得到色彩丰富的不锈钢,以扩大其使用范围。
彩色不锈钢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由W.H.Hatfield和H.Green提出的第一个专利,但 该专利在当时没有进入实用化阶段。而真正有实用价值的工艺是1972年由英国欧洲有限公司 提出的酸性水溶液浸渍法,又称酸性氧化法,俗称“Inco”法,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表面着 色。该工艺是将抛光后的不锈钢浸入铬酐-硫酸混合溶液中,随时间的变化,在不锈钢表面氧 化生成不同厚度的氧化膜,这层透明薄膜由于光的干涉能够产生不同的颜色,因而主要用于 制造彩色不锈钢。然而,当溶液的组成和温度稍有变化时,通过控制时间来控制氧化膜的厚 度,不能得到重现性很好的氧化膜颜色。为了对着色过程的颜色进行有效的控制,T.E.Evans 等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测量了着色过程中不锈钢试样的电位-时间曲线,可以得到重 现性好的颜色。
国内的彩色不锈钢生产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据国内期刊的有关报道,不少技术问题尚处 于探讨研究阶段,在着色方法上大多采用Inco法。虽然Inco法工艺成熟、溶液配方简单、使用 广泛,但由于使用大量的CrO3和H2SO4,六价铬有致癌作用,H2SO4具有相当强的腐蚀性,其 废液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另外,现有的表面着色方法(包括化学着色法和电化学着色 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如:(1)表面膜耐磨性能不够强;(2)反应温度比较高,能源消耗大, 颜色易不均匀,酸雾挥发大;(3)必须三道工序:化学着色、电解固膜、封闭以及(4)耗电多 等,这都导致彩色不锈钢的生产在我国及国际上发展比较缓慢,而且较高表面光洁度的要求 也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基于种种原因,众多表面精饰学者一直在寻找其他使不锈 钢着色的研究方法,也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绿色环保技术对不锈钢进行着色处理。
中国发明专利200310103374.8公开的阳极氧化着色,该制备方法是将经前处理好的金属 或合金放入阳极氧化着色溶液中,着色一定时间获得的带有色泽的氧化膜层。但是这种方法 只能生成单一的着色效果,而且当不同厚度的氧化膜叠加时会造成色泽不均匀,给后续氧化 膜的固着和使用带来了困难。
激光由于具有良好的单色性、方向性和相干性等特点,所以自从其产生以来就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其中,激光氧化技术干净无污染、工艺参数便于调节以及后处理简单等独特的优 势,使其成为近几年氧化领域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本发明利用激光的光-热-化学效应在不 锈钢表面氧化生成不同种类与不同厚度的氧化物薄膜,通过氧化物本身的颜色与薄膜的干涉 作用共同使不锈钢表面着色,同时通过连续激光工艺参数的改变与光斑能量的调制,采用特 制的旋转激光头制备大面积的曲面或平面彩色不锈钢。本发明制得的大面积彩色不锈钢色膜 层比较稳定,色彩丰富,重现性好,硬度高,耐磨性好,而且工艺简单、易操作,无污染, 适于大规模批量生产。目前,国内外尚无采用连续激光氧化对不锈钢进行着色处理制备大面 积高性能彩色不锈钢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表面着色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激光氧化着色制备大面积高 性能彩色不锈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激光的光-热-化学效应在不锈钢表面氧化生成不同 种类与不同厚度的氧化物薄膜,通过氧化物本身的颜色与薄膜的干涉作用共同使不锈钢表面 着色,同时通过连续激光工艺参数的改变与光斑能量的调制,采用特制的旋转激光头制备大 面积的曲面或平面彩色不锈钢。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线切割后的不锈钢采用280-1400号水磨砂纸打磨至粗糙度小于Ra3.0μm,再用金相砂纸 对上述处理后的不锈钢进行精细研磨至粗糙度小于Ra2.0μm,然后用酒精在20℃-60℃的 超声波中清洗10min-25min,取出后在热空气中快速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7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