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阻燃气泡隔热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7438.1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汝军;裴作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君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76 | 分类号: | E04B1/76;B32B5/18;B32B15/09;B32B15/20;B32B2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气泡 隔热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建筑上用的高阻燃气泡隔热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中,国家大力鼓励、推广节能减排,而环保、节能建筑是重要一环。目前市场普遍使用的建筑类屋顶、墙壁隔热材为用EPE泡棉或无妨布和铝膜单层复合等而形成的隔热材料。但其一般具有一下缺点:首先,EPE泡棉或无妨布等类材料减震性能差,而且易氧化和腐蚀,使用寿命低。一般二到三年逐渐失去防水、保温功能。其次,这种材料拉伸和纵横向抗拉强度较低,和异物接触或重压下易破裂,而且由于表面平整度较差,太阳光线反射率较低;隔热、保温性能相对较差。再次,这种材料的中间无空气阻隔层,内外界能量容易形成对流、传导,而影响隔热效能。因此,开发一种既具有较高强度和弹性以及能抗氧化和耐腐蚀又具有高隔热效果,经济耐用的新型隔热材料是相关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弹性又能抗氧化和耐腐蚀还具有高隔热效果、经济耐用的新型高阻燃气泡隔热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阻燃气泡隔热材料,其以阻燃聚乙稀气泡层为中间基础层,所述阻燃聚乙稀气泡层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阻燃聚乙稀层,在所述第一阻燃聚乙稀层的上表面上附结着阻燃聚酯类聚合物薄膜层,在所述阻燃聚酯类薄膜层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铝膜层,所述阻燃聚乙稀气泡层的下表面上附结着第二阻燃聚乙稀层,所述第二阻燃聚乙稀层的下表面上附结着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制得的厚度为10-100微米的阻燃编织布层或阻燃无纺布层,在所述阻燃编织布层或阻燃无纺布层的下表面层附结着第二铝膜层。
优选的,所述阻燃聚乙稀气泡层由聚乙烯挤出吹制而成的气泡体组成,所述气泡体的高度为3-15毫米,气泡直径为3-30毫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燃聚乙稀层、第二阻燃聚乙稀层的厚度为10-50微米,所述阻燃聚酯类聚合物薄膜层及阻燃编织布层或阻燃无纺布层的厚度为10-25微米,所述第一铝膜层、第二铝膜层的厚度为6-30微米。
优选的,所述气泡体、第一阻燃聚乙稀层、第二阻燃聚乙稀层、阻燃聚酯类聚合物薄膜层、阻燃编织布层或阻燃无纺布层、第一铝膜层和第二铝膜层之间通过聚氨酯类联结剂或聚乙烯或聚丙烯挤出复合连接,所述聚氨酯类联结剂或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厚度为5-30微米。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高阻燃气泡隔热材料充分利用了编织布层或无纺布层高强度、韧性好及铝膜高反射等特点,在气泡隔热材料上设置较厚的阻燃编织布层或阻燃无纺布层,使得制备的隔热材料具有高阻燃、高隔热、高耐腐蚀、高强度、减震等优异性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1所示,该高阻燃气泡隔热材料以阻燃聚乙稀气泡层1为中间基础层,阻燃聚乙稀气泡层1由聚乙烯挤出吹制而成的气泡体组成,气泡体的高度为3-15毫米。在阻燃聚乙稀气泡层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阻燃聚乙稀层2,在第一阻燃聚乙稀层2的上表面上附结着阻燃聚酯类聚合物薄膜层3,在阻燃聚酯类薄膜层3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铝膜层4;阻燃聚乙稀气泡层1的下表面上附结着第二阻燃聚乙稀层5,第二阻燃聚乙稀层5的下表面上附结着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制得的阻燃编织布层或阻燃无纺布层6,在阻燃编织布层或阻燃无纺布层6的外下表面层附结着第二铝膜层7。
第一阻燃聚乙稀层2、第二阻燃聚乙稀层5的厚度为10-50微米,阻燃聚酯类聚合物薄膜层3为10-25微米,第一铝膜层4、第二铝膜层7的厚度为6-30微米,阻燃编织布层或阻燃无纺布层6的厚度为10-100微米的。在气泡体、第一阻燃聚乙稀层2、阻燃聚酯类聚合物薄膜层3、第一铝膜层4及第二阻燃聚乙稀层5、阻燃编织布层或阻燃无纺布层6和第二铝膜层7之间均通过聚氨酯类联结剂或聚乙烯或聚丙烯挤出复合连接,聚氨酯类联结剂或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厚度为5-30微米。阻燃聚乙稀气泡层1、第一阻燃聚乙稀层2、第二阻燃聚乙稀层5、阻燃聚酯类聚合物薄膜层3、阻燃编织布层或阻燃无纺布层6内加入的纳米阻燃剂比例为2%--50%。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阻燃气泡隔热材料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因此凡依本发明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君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君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7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