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离子掺杂钆镓石榴石多孔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7352.9 | 申请日: | 2010-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董相廷;王进贤;刘莹;刘桂霞;于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82B1/00 | 分类号: | B82B1/00;B82B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离子 掺杂 石榴石 多孔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稀土离子掺杂钆镓石榴石多孔纳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离子掺杂钆镓石榴石多孔纳米带的带宽2~4μm,厚度30~80nm,长度大于500μm;所述的稀土离子掺杂钆镓石榴石多孔纳米带的通式为GGG:RE3+,其中RE3+=Pr3+,Nd3+,Sm3+,Eu3+,Tb3+,Dy3+,Ho3+,Er3+,Tm3+,Yb3+,Yb3+/Er3+中的1个。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离子掺杂钆镓石榴石多孔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高分子模板剂,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制备产物为稀土离子掺杂钆镓石榴石多孔纳米带,其步骤为:
(1)配制纺丝溶液
高分子模板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90000),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称取一定量的稀土硝酸盐和硝酸镓,或者以稀土氧化物和氧化镓为原料,按照RE3+与Ga3+的摩尔比3∶5称取原料,用浓硝酸加热溶解,加热除去多余的硝酸,得到硝酸盐,其中RE3+=Pr3+,Nd3+,Sm3+,Eu3+,Tb3+,Dy3+,Ho3+,Er3+,Tm3+,Yb3+,Yb3+/Er3+中的1个,用DMF配制一定浓度的RE(NO3)3和Ga(NO3)3溶液。称取适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在室温下放到数码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12h,静置2~4h,得到澄清溶液即得到均匀、透明且有一定粘度的前驱体溶胶,其中硝酸盐的质量分数为6~10%,PVP的质量分数为26~30%,其余为溶剂DMF;
(2)制备PVP/[Gd(NO3)3+Ga(NO3)3+RE(NO3)3]复合纳米带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使用上述配制的纺丝溶液制备制备PVP/[Gd(NO3)3+Ga(NO3)3+RE(NO3)3]复合纳米带,技术参数为:电压为15~18kV,注射器针头喷嘴到接收屏的固化距离为10~15cm,注射器针头喷嘴的内径为1.2mm,采用针头垂直向下竖喷方式,室内温度20~30℃,相对湿度为40%~50%;
(3)制备GGG:RE3+多孔纳米带
对所获得的PVP/[Gd(NO3)3+Ga(NO3)3+RE(NO3)3]复合纳米带进行热处理,技术参数为:升温速率为1~2℃/min,在800~1000℃温度范围内保温8~15h,然后以2℃/min的速率降至200℃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至此得到GGG:RE3+多孔纳米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离子掺杂钆镓石榴石多孔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Gd源是硝酸钆和氧化钆中的1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离子掺杂钆镓石榴石多孔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Ga源是硝酸镓和氧化镓中的1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离子掺杂钆镓石榴石多孔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分子模板剂使用分子量为9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离子掺杂钆镓石榴石多孔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73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