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降解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菌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6801.8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任南琪;陈川;王爱杰;何国领;张莉;徐熙俊;周旭;刘充;高灵芳;许继飞;李笃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降解 硫化物 硝酸盐 有机 碳源 异养反 硝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养反硝化菌。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发酵、造纸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含硫含氮有机废水污染日趋严重。生物处理废水技术相比物化处理具有高效、运行成本低、无有毒副产物等优势,故备受青睐。对于含硫含氮的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大多数都是将脱硫和脱氮在两个分别的反应系统将这类污染物得以去除,即含硫化物的污染物通过硫化物氧化菌的生物氧化作用,将其氧化到单质硫从而实现硫化物的去除;而含有硝酸盐类的含氮废水,通过反硝化菌的生物代谢,在有机碳源充足的条件下,通过反硝化过程将其转化为氮气;由此可见,传统的处理这类废水的工艺具有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一次性投资高、处理效果差等弊端。随着近些年来一类自养反硝化菌如(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逐渐得到了生物处理废水领域的重视,这类自养反硝化菌可以以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硝酸盐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作用,将硫化物氧化到单质硫,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了硫化物和硝酸盐类污染物的同步去除,但是这类自养微生物存在生长周期长,耐水力冲击能力差,处理能力低等缺点,从而限制了这类功能微生物在处理含硫含氮废水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潜力。
因此,筛选到同步高效去除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并且处理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的异养微生物对于改善目前含硫含氮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在生物脱硫脱氮理论和工程实际应用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处理含硫含氮的有机废水存在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一次性投资高和处理效果差的问题;而采用自养反硝化菌则存在菌的生长周期长、耐水力冲击能力差和处理能力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同步降解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菌。
本发明一种同步降解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菌C27经鉴定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新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0年1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3612;同步降解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菌为杆菌,宽为0.5~1.0μm,长为1.0~2.0μm,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芽孢,具有单极鞭毛,能运动,生长温度范围为15℃~40℃;同步降解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菌在培养基上生长菌落为淡黄色,圆形,无突起,边缘规则,菌落直径为1~2mm。
本发明同步降解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菌接触酶试验为阳性,接触酶阳性,可利用乙酸、乙醇、丙酸、乳酸和葡萄糖作为有机碳源进行生长。
本发明同步降解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菌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490bp,与其最相近的种属是假单胞菌属,相似性为98.8%。
本发明同步降解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菌代谢硫化物、硝酸盐和乙酸盐的最快代谢速率分别为2.1mgS2-(mg蛋白质)-1h-1,1.5mgCH3COO--C(mg蛋白质)-1h-1,2.0mg NO3--N(mg蛋白质)-1h-1。
C27属于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0年1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3612。
本发明同步降解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菌,能够同时处理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降低了成本、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处理效果好且菌的生长周期短、耐水力冲击能力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筛选所得同步降解硫化物、硝酸盐和有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菌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6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