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TB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6631.3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7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捷讯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02;H01R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215300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tb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BTB连接器,尤其是一种具有采用弯折方式成型的公、母端子的BTB连接器。
背景技术
BTB连接器主要用于手机及笔记本电脑内部的PCB与蓝牙、硬盘排线、触摸式鼠标板等信号连接,属于高精密多触点连接器,目前市面上有0.5mm、0.8mm、1.0mm、1.27mm、2.0mm、2.5mm间距等规格。目前,BTB连接器生产厂家所生产的BTB连接器一般包括一对公、母端子,且其公、母端子常为单一落料式结构。所称落料式结构,即是在加工端子时,是将一块五金板材进行平面剪形,挖去不需要的板材,制作成型所需的公、母端子。因此在端子的整个加工过程中,不对五金材料作任何拉伸、折弯处理,以落料式成型的端子弹性力较差。如图1及图2所示,该BTB连接器具有落料式结构的公端端子91、母端端子81,及分别用于组装固定公、母端子的公端主体92、母端主体82。公端主体92纵向两侧分别设有端子固定孔921和端子定位槽922,以供公端端子91铆入;母端主体82上设有供公端主体92对接插入的凹槽823,且母端主体82相对于凹槽823的另一面纵向两侧设有供母端端子81铆入的数个端子固定孔(未标注)及端子定位槽822。母端端子81,公端端子91的形状略为横“F”形,各具有三个端部,其中各端子的两个端部形成一个缺口813、913,且在最外侧的端部上形成有接触区811、911。所述公、母端端子91、81分别借助所述缺口913、813卡置于公、母端主体92、82上所设的端子固定孔和定位槽以组装成BTB连接器的公端9及母端8(或通过一体射出成型)。在对接操作时是将公端9按压入母端主体81上的凹槽823,使端子接触区911、811形成紧挨连接。然而,此种BTB公、母端端子91、81为金属板片经裁切落料成型,其未经过任何的弯折、扭压等弹性变形处理,端子本身的弹性力臂短,弹性力小。故上述现有BTB连接器对接后,存在以下显而易见的缺点:弹性力臂短导致其弹性较差;接触预压行程小致使接触力小且接触稳定性低,接触电阻大。特别是在该BTB连接器应用于移动设备中时,其缺点表现更为明显。此外,由于母端端子具有一个向上的缺口,因此极易在BTB公、母对插时导致母端端子被公端端子顶翻或顶退,而造成端子变形及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BTB连接器端子接触预压行程小致使的接触力小且接触稳定性低,接触电阻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接触预压行程大,端子接触力大且接触稳定性高,接触电阻小的BTB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BTB连接器的母端端子容易被公端端子顶翻,而产生跪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跪结构的母端端子的BTB连接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BTB连接器,包括数个公端端子、一个公端主体、数个母端端子、一个母端主体;所述公端端子由导电材料折弯成型,各具有两个端部,邻近其中一个端部处形成第一弹臂,该第一弹臂上具有一个第一接触区;该公端主体为大致矩形的绝缘块,所述数个公端端子绕转固定于该公端主体的两侧边;所述母端端子由导电板材的折弯成型,且各具有两个端部,邻近其中一个端部处形成第二弹臂,该第二弹臂上具有一个第二接触区;该母端主体为大致矩形的绝缘块,于该母端主体的一面凹入形成一个对接槽,该对接槽与该公端主体形状相吻合,所述数个母端端子绕转固定于该母端主体的两侧;借助各该公端主体向该母端主体设有该对接槽的一面按压,使该公端主体容纳于该对接槽,且各该公端端子的第一接触区与各该母端端子的第二接触区形成抵靠地连接。
进一步地,各该公端端子于该第一弹臂形成一个切口,该切口为至少一条形成于该第一接触区的沟槽,使该切口与其相邻的部分之间形成有高度差。借助该切口以增加其与母端端子对接后的锁死力度,防止公、母连接器在移动或震动过程中出现脱落状况。
进一步地,各该母端端子另设有一个防跪结构,该防跪结构为该第二弹臂顶端延伸出一段弧形部,该弧形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弹臂形成圆滑地连接,该弧形部的另一端向第二接触区的背向弯曲。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借助本发明的公、母端子皆为弯折、绕卷方式成型并固定于端子主体上,使各端子的弹臂更长,在公、母端子在对接时,具有更长的预压行程,弹性接触力更大,端子接触稳定性更好,接触电阻小。进一步地,在所述公端端子的弹臂上设有一个切口,该切口可进一步地增加公、母端子对接后的拔出阻力,使公、母端子形成更为稳固地连接。在母端端子的弹臂端部延伸出一段防跪结构,此防跪结构可导引公端端子在插入时能顺畅滑入至应有位置,又不至于将母端子强行顶跪。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捷讯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捷讯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66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