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网骨架路、桥、场地及建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6049.7 | 申请日: | 201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1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帅 |
| 主分类号: | E01C11/16 | 分类号: | E01C11/16;E01C7/10;E01C7/18;E01C7/32;E01D1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2513***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骨架 场地 建造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介绍的是一种路、桥、场地,特别是一种交通领域中的公路、桥梁或机场,并且是由钢网做骨架与混凝土结合为主建造而成的。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熟知的路、桥或场地,有混凝土的、还有混凝土与沥青混合,或焊接的钢架与混凝土结合建成的。其中混凝土的、还有混凝土与沥青混合建成,它们的弊端是易断裂、脱皮、鼓包、易出现车辙、既影响美观、使用寿命,还会给出行者带来很多的麻烦;焊接的钢架与混凝土建成的,其弊端是焊接时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工时,资金。并且钢材不易均匀地分布在混凝土之间,钢材与混凝土的结合面受限,其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各种弊端,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钢网骨架路、桥、场地及建造方法。这种路、桥、场地,省电省工省时省钱,各种实用性能极佳,尤其是由钢网取代焊接的钢架,可以分若干层与混凝土充分结合,加强整体建筑物的韧性、强度,耐重压及增强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随着当今各地经济的迅猛发展,车辆超载,车流量与日俱增,现有的路、桥、场地,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本发明完全可以改变现有路、桥、场地的严重缺欠,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可以广泛适应各种类型的路、桥、机场、广场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钢网、混凝土或沥青石料、或卡槽连杆相应结合建成。在相应的基础上,设置混凝土,其上设置钢网,再设置混凝土振捣坚实而成单层钢网骨架建筑物;两层以上的钢网与混凝土分别分层设置;或将两层以上的钢网以卡槽连杆将其横向连接如图(1),一次性与混凝土结合振捣坚实,构成复合钢网骨架建筑物。也可以将钢网与沥青石料相应结合建造,或以沥青挂面而成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物。其中的卡槽连杆的主视图为串联的工字型,俯视图为多边形或椭圆形或多角形。其中的钢网的网孔形状与卡槽连杆的俯视图形为对应的相似形,使卡槽连杆刚好能够插入钢网网孔,钢网网孔为小孔如图(2)或为大孔套小孔如图(3)。钢网厚度与工字型卡槽连杆工字内部的字高约等,且当卡槽连杆扭转后刚好将钢网卡住固定,使钢网的每个层面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钢网与钢网可以不连接或为插入钩接(将两个钢网一端插入另一端,使之钩紧、扣严),或将两个钢网搭头捆绑连接(将两个钢网头搭在一起捆绑牢固)。单层钢网或多层钢网都可以任意构成平面、或凹凸面或由模具辅助构成护栏、桥梁、桥墩等任意形状物件。本发明的最大特征是所建造的建筑物的主体骨架(除裸用的护栏外)都是由钢网来充当的,且不需电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建造方便,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由于钢网的使用,节省电能,减少工时,降低资金投入;使建筑物不断裂、不脱皮、不会出现车辙,使建筑物的荷载达到极限,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两层以上的钢网骨架示意图。
图2是小孔钢网及与之对应的卡槽连杆主视图和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大孔套小孔钢网及与之对应卡槽连杆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工厂化生产相应规格的钢网和卡槽连杆备用,或在市场选购相应规格的钢网。在欲建造建筑物处,奠定基础至相应高度、振压坚实,设置相应厚度混泥土垫层,铺设钢网,铺设混凝土振捣坚实,或以沥青石料挂面;或分层设置钢网、混凝土、沥青石料;或将两层以上的钢网以卡槽连杆将钢网逐层连接固定,在其上一次性设置混凝土,振捣坚实。也可以将钢网与沥青石料相应结合建造,或以沥青石料挂面建成。
梁、柱、护栏由相应规格的模具辅助,将钢网塑型后或将两层以上的钢网塑型再以卡槽连杆进行横向连接放置模具内,注入混凝土而成。护栏可以由相关材料,如:白钢等焊接而成。本发明十分利于区域产业化操作经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帅,未经王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6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