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熔体中制备多孔氮化铝微粒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05589.3 申请日: 2010-02-04
公开(公告)号: CN101792133A 公开(公告)日: 2010-08-04
发明(设计)人: 颜国君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1B21/072 分类号: C01B21/072
代理公司: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代理人: 罗笛
地址: 710048***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铝合金 熔体中 制备 多孔 氮化 微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纳米无机非金属半导体与光电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熔体中制备多孔氮化铝微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纳米孔结构的多孔AlN微粒及以其为基形成的多孔III族合金氮化物微粒(或简称为AlN基多孔微粒)因高的比表面积、增强的光电响应特性1、增强的非线性光学特性2以及光催化特性3等,在储氢4、燃料电池5、光催化裂解水3、紫外探测与传感器1以及非线性光学2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故对AlN基多孔微粒的研究已成为多孔半导体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然而到目前为止,AlN基多孔半导体微粒仍不能在相应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有效地合成出这些多孔半导体微粒6。用现有方法制备出的多孔氮化铝微粒,孔的比表面积小,孔占有空间小,无法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M.Mynbaeva,N.Bazhenov,K.M.Evstropov,S.E.Saddow,Y.Koshka,Y.Melnik,Photoconductivity in porous GaN layers,Phys.Stat.Sol.(B),2001,228,589-592

2、K.Maeda,T.Takata,M.Hara,N.Saito,Y.Inove,H.Kobayashi,K.Domen,GaN:ZnOsolid solution as a photocatalyst for visible-light-driven overall water splitting,J.Am.Chem.Soc.,2005,127,8286-8287

3、I.M.Tiginyanu,I.V.Kravetsky,J.Monecke,W.Cordts,G.Marowsky,H.L.Hartnagel,Semiconductor sieves as nonlinear optical materials,Appl.Phys.Lett.,2000,77,2415-2417

4、Qian Wang,Qiang Sun,Puru Jena,and Yoshiyuki Kawazoe,Potential of AlNNanostructures as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ACS Nano,2009,3(3),621-626

5、C.Wood,R.Feenstra,Nanoporous SiC and GaN,Defense University Research Initiative onNanotechnology(DURINT)2001

6、J.J.Carvajal,N.Gomez,J.Bai,M.Dudley,J.C.Rojo,Synthesis of nanoporous GaNcrystalline particles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Gallium Nitride Materials and Devices,Proc.of SPIE,2006,6121,61210E-1-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熔体中制备多孔氮化铝微粒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地合成出多孔氮化铝微粒,制备出的多孔氮化铝微粒孔比表面积小、孔占有空间小,无法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在铝合金熔体中制备多孔氮化铝微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原料配制:

原料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A组份占整个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50~90%wt;

A组份为工业纯Al块;

B组份为工业纯Mg块、工业纯Li块或工业纯Ca粒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三种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步骤2,原料的熔化与试样的合成:

将配好的原料放入铁制坩埚,然后连同坩埚一起放入真空/气氛加热炉中;然后对真空/气氛加热炉抽真空,使炉中的真空压力小于0.05atm;再向炉内通入氩气和氮气,控制氮气的流量为0.5~2L/min,且将氩气与氮气的流量比控制在10∶1~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5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