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下式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4752.4 | 申请日: | 201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23/00;F21V23/06;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式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 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通常根据光源的位置将液晶显示器(LCD)装置的背光组件分类为直接照明 式背光组件或者边缘照明式背光组件。传统的背光组件包括冷阴极荧光灯管 (CCFL)作为光源。具有CCFL的直接照明式背光组件包括用于将灯管固定在背 板上的灯座。
为了将灯管容易地固定至背板,已经研制出在背板上设置灯座从而将灯管 的电极部分固定至灯座。传统的灯座包括壳体和导电部件。导电部件将逆变器 与灯的电极电性连接。在灯座的组装过程中,将导电部件插入形成在灯座壳体 中的孔内,将灯管和逆变器的电极插入至导电部件的两个端子。请参见图1A-1B, 图1A和1B分别是现有的一种灯座的俯视立体示意图和仰视立体示意图。如图 所式,灯座120固定于背板100上,其一端位于背板100放置灯管110的一面, 灯管110具有电极引出端111,灯座120的夹持部121夹持该电极111。灯座120 的另一端位于背板100放置逆变器130的一面,逆变器130具有多个电极插头 131,该电极插头131为片状结构,灯座120的接口122可插入该多个电极插头 131。该夹持部121和结构122共同形成该灯座120的导电部件。
但是传统的导电部件,是由两金属弹片夹持而成,很有可能在生产或者使 用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因而导致夹持灯管电极的时候产生松动或空隙等状况, 从而引起打火烧毁该灯座。另一方面,现有的逆变器的连接端通常都是片状结 构,与灯座的接触面积较少,在插拔的过程中,也容易引起接触不良或者打火 等状况,毁坏灯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灯管、背板、 逆变器及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设置在背板上,用以连接灯管和逆变器, 所述灯座具有铰接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该第一金属片的一端和第二金 属片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该第一金属片的另外一端和该第二金属片的另外一 端形成第二夹持部,其中该第一夹持部的扩张引起该第二夹持部的收缩,或者 该第二夹持部的扩张引起该第一夹持部的收缩。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开口弹片,用以扩张该第一夹 持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限位片,用以限制该第二夹持 部收缩幅度。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座还包括外壳,用以容置该第一夹持部和第 二夹持部,其中该外壳的外部具有定位片和定位柱,用以将该灯座固定于所述 背板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片的中部设有指向所述第二金属片的 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中部设有指向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第二连接片; 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固定轴相互铰接。作为更进一步可选的 技术方案,所述灯座还包括外壳,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座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定位块, 该定位块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金属片的中部和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中部设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管的电极具有金属套环,该金属套环插置于 第一夹持部中,并引起该第一夹持部扩张。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逆变器的连接部具有金属套环,该金属套环插 置于第二夹持部中,并引起该第二夹持部扩张。
本发明的好处在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为互紧关系,增强了夹持灯 管电极的强度,第二夹持部与逆变器的连接面积也较现有技术增大,减少接触 不良状况。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1B所示为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灯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灯座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灯管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逆变器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2中的灯座在工作状态时的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7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