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地坪材料及其安装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04745.4 | 申请日: | 2010-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鹏;李宇清;杜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嘉兴乘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5/16 | 分类号: | E04F15/16;C04B26/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400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坪 材料 及其 安装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地坪,尤其涉及一种环氧地坪材料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传统环氧树脂工业地坪是针对不同用途及负载的高性能地面涂装性 材料,它是在混凝土地面保护期过后,使用专用机械去除地表水泥并形成 必要的粗糙度,依靠机械或手工将环氧树脂工业地坪涂料均匀涂布在地表 并待其完全固化,从而在地表形成一个无缝、不起尘、坚固、高耐磨、耐 酸碱腐蚀的保护层。
环氧树脂工业地坪具有耐磨、耐重压、防尘、防水、防腐蚀、防静 电等优良性能,广泛被应用于工业厂房、办公大楼、地下停车库、物流仓 库、商贸中心、学校、超市等各类场所。
但是传统环氧树脂工业地坪普遍采用的是现场涂装工艺,采用室温固 化,固化施工周期长,固化性能随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出现不 稳定的缺陷,且环氧树脂固化后交联密度较高,存在内应力大、质脆、耐 疲劳性、耐热性、耐冲击性差等不足,导致易剥离,使用寿命较短,难以 满足特殊工程技术的要求,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另外,传统环氧地坪材料采用的环氧-固化体系大都含有甲苯、丙酮 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挥发,造成严 重的室内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地坪材料,解决了现有环氧地坪材料现场施工 后固化时间长、固化过程中挥发有害物质,且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问 题。
一种环氧地坪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玻璃纤维布与涂布有地坪涂料的基布复合并进行第一次烘烤,冷却 后在玻璃纤维布上涂布地坪涂料,进行第二次烘烤,制得环氧地坪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烘烤和第二次烘烤温度为70~120℃,时间为15~ 25min。
所述的基布为聚氨脂合成革,所述的聚氨酯合成革厚度优选为0.5~ 1.0mm,弹性模量优选为200~300kg/cm2。模量低于该范围,制得的地坪 材料易产生形变,不利于平整地铺设于地面,模量高于该范围,导致整个 材料偏硬,不利于材料收卷。
所述的玻璃纤维布厚度为0.2~0.6mm,厚度小于该范围,使得材料 的强度太低,厚度大于该范围,会导致吸胶量增大,材料太硬而不利于铺 设。
所述的地坪涂料可以采用常规的地坪涂料,优选由重量比为10∶5~ 10∶3的C组分和D组分组成,
其中,C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环氧树脂1 40~50%
增韧剂1 1~5%
矿物填料1 20~30%
稀释剂1 10~15%
消泡剂 0.1~0.5%
流平剂 0.1~0.5%
抗划伤剂 1~5%
色浆 1~5%
其中,D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固化剂1 80~90%
固化促进剂1 10~20%。
所述的环氧树脂1优选为树脂E44和树脂E51中的至少一种,该类环 氧树脂粘结性能好,价格低廉,重量百分比优选为40~45%。
所述的增韧剂1优选为带羧基端基的丁腈橡胶、丁腈橡胶和聚氨酯改 性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该类柔韧剂与环氧树脂相容性好,增韧效果明 显,重量百分比优选为3~5%。
所述的矿物填料1优选为滑石粉、石英粉、三飞粉中的至少一种,可 增加材料密实度,重量百分比优选为25~30%。
所述的稀释剂1优选为丁基缩水甘油醚和单官能基芳香族缩水甘油醚 中的至少一种。该类稀释剂可以降低树脂体系粘度,同时可参与固化反应, 不易挥发,避免了环境污染,重量百分比优选为12~15%。
所述的流平剂优选为聚丙烯酸酯共聚体和聚醚改性硅油中的至少一 种,该类流平剂可增加涂料的流平性,利于涂料成膜,重量百分比优选为 0.3~0.5%。
所述的消泡剂为聚有机硅氧烷和硅酮中的至少一种,可起到抑泡、消 泡防止缩孔的作用,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3~0.5%。
所述的抗划伤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醚改性聚二硅氧烷中的至少 一种,增加涂料表面的抗划痕性能,重量百分比优选为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嘉兴乘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学院;嘉兴乘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7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LCD双重节能控制模块
- 下一篇:一种纤维素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