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4736.5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陈祥献;何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变压器 有载分接 开关 振动 信号 分离 方法 | ||
1.一种电力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有载分接开关和油箱振动信号的混合信号进行加窗分帧,确 定某一时间段的混合信号的每个冲击段最终的起始点和结束点;
由最终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定位出混合信号的若干冲击段,选取冲击 段信号和冲击段信号之前相同长度的一段信号得到两路混合信号;
(2)对两路混合信号求互相关函数,实现两路混合信号相位的对准;
(3)依次将对准后的每一个冲击段的两路混合信号运用SOBI算法 进行信号分离,分离出每一段两路混合信号中的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 并将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拼接起来,构成在一次完整的动作过程中的有 载分接开关的振动信号;
所述的步骤(1)中确定某一时间段的混合信号的每个冲击段最终的 起始点和结束点的方法为:
A、设定有载分接开关和油箱振动信号的混合信号过零率的一个差值 阈值和一个能量阈值,所述的过零率为在统计的短时段内,信号波形穿越 零电平的次数;
B、对混合信号进行加窗分帧,得到加窗分帧后的混合信号;
C、逐次将加窗分帧后的混合信号相邻的前后两帧过零率的差值与差 值阈值进行比较,选择初步的起始点和结束点;
D、对选择的初步的起始点和结束点进行能量阈值的比较,确定最终 的起始点和结束点;
所述的确定最终的起始点的方法为:
A、将加窗分帧后的混合信号每一帧的长度N取为1000点,点为信 号采集的采样点,从第二帧开始,逐次与前一帧比较,当该帧的过零率是 前一帧过零率的4倍时,便将后一帧的第一个点作为冲击段的起始点,同 时继续向后比较,直到整个振动信号比较结束;
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点被初步确定为若干个冲击段初步的起始点,采 样信号x(n)过零率的计算采用公式(1):
其中ZCR为振动信号的过零率,
sign[x(n)]=1(x(n)≥0)或sign[x(n)]=-1(x(n)<0),
ω(n)=1/2N(0≤n≤N-1)或ω(n)=0,n<0或n>N-1,
N为每一帧的长度,取正数,m0为常数,n为采样点数的时间变量;
B、计算检测到的初步的起始点之后的10000点之内的总能量,保留 总能量大于100的点,即为最终的起始点;
所述的确定最终的结束点的方法为:
A、将加窗分帧后的混合信号,从最后一个冲击段的起始点开始往前 的3000个点的过零率与往后的3000个点的过零率进行比较,当前者的过 零率比后者的过零率多8,则前的3000个点的第一点即为初步的结束点; 若不满足,则此役类推,每次前移3000点,再进行比较,直到整个振动 信号比较结束;
B、对第一次检测出来的初步的结束点进行第二次的检测,当该初步 的结束点前1000点的过零率比后1000点的过零率多4,则该初步的结束 点即为最终的结束点;若不满足再依次往前移1000点进行比较,最终检 测出冲击信号的结束点位置;
所述的步骤(2)的实现两路混合信号相位的对准的方法为:
A、对步骤(1)得到的每一段两路混合信号求互相关函数,所述的对 两路混合信号求互相关函数的方法为:
对每一段两路混合信号求互相关函数:
其中,m=-(N-1),...,(N-1),x代表冲击段信号,y代表冲击段信号之 前与冲击段信号长度相同的一段信号;rxy(m)为两路混合信号的互相关度, m为时延值;
B、在互相关函数横坐标为零附近寻找互相关函数的最大值;
C、根据最大值对应的时延对其中一路信号进行移位,实现相位的对 准;
所述的步骤(3)中实现信号分离的方法为:
A、令球化矩阵为W,对振动信号x(n)作球化,得到的球化信号:
z(n)=Wx(n), (3)
n为采样点数的时间变量;
B、求出球化信号的协方差矩阵:
Rz(τi)=E{z(n)z(n+τi)T}: (4)
C、寻求矩阵V按公式(5)对协方差矩阵Rz(τi)进行联合对角化逼近:
Rs(τi)=VTRz(τi)V,i=1~p (5)
其中,取τi为时延的一组不同取值τ1,τ2,…,τp,P为常数,
D、得到V阵,则解混矩阵,B=VTW,得到分离信号s=B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7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