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复配农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4685.6 | 申请日: | 2010-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赖凤香;胡国文;傅强;胡阳;罗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N57/16 | 分类号: | A01N57/16;A01N43/56;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0006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氯虫苯 甲酰胺 毒死 蜱复配 农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复配农 药。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的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大,年种植面积约4亿亩次左 右,病、虫、草害种类多,据农业部门统计,每年因病、虫、草等危害,产量损 失大于20-30%。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所使用的农药数量,约占我国农药年使用 量的50%左右。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就全国水稻种植区而言,以二化螟、稻飞 虱、稻纵卷叶螟等为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约10亿亩次,农药防治面积达到 10-12亿亩次,大发生年份,药剂防治面积会更大。
在防治水稻害虫的农药品种中,如防治二化螟害虫过程中,过去使用高毒的 甲胺磷占了较大的比例,我国政策已经明令2007年前停止生产和使用;曾使用 杀虫双、杀虫单等沙蚕毒性的农药,在上世纪90年代已明显的产生抗药性;继 后,广泛使用三唑磷农药也因抗药性的产生,而逐渐推出市场,继后防治效果好 的农药品种以氟虫腈为首,2000年以来,几乎覆盖了全国稻区,但因对蜜蜂和鱼 虾高毒,农业部下令于2009年7月在水稻上禁用。因此,全国防治水稻螟虫的 首选农药品种尚虚位以待。为寻求杀虫谱广、杀虫效果好、速效与持效兼备、对 环境友好兼容、农药市场价位适中的农药品种是目前生产的急需。2007年美国杜 邦公司生产的“氯虫苯甲酰胺”在我国水稻防治稻纵卷叶螟上获得临时登记,2008 年作为农业部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予以推荐。
氯虫苯甲酰胺,英文名:Chlorantraniliprole,属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 虫剂,纯品外观为白色晶体;比重(对液体要求):1.507g/ml;熔点:208℃-210 ℃;分解温度:330℃;蒸气压(20-25℃下):6.3×1012Pa;溶解度(20-25℃下, mg/l):水1.023、丙酮3.446、甲醇1.714、乙腈:0.711、乙酸乙酯1.144。
1.该产品已经取得了农药登记销售应用的所有证书,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由于氯虫苯甲酰胺的化学结构具有其他任何杀虫剂不具备的全新杀虫原理,能高 效激活昆虫鱼尼丁(肌肉)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 痪死亡,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性好。很据目前的实验结 果,对靶标害虫的活性比其他产品高出10-100倍,并且可以导致某些鳞翅目昆 虫交配过程紊乱,研究证明,其能降低多种夜蛾科害虫的产卵率,由于其特效性 好和耐雨水冲刷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实际上是渗透性、传导性、化学稳定性、 高杀虫活性和导致害虫立即停止取食等作用的综合体现。因此决定了其比目前绝 大多数在用的其他杀虫剂有对作物更长和更稳定的保护作用。
2.该剂型和含量目前登记在防治水稻主要害虫上,能迅速保护水稻生长,尤 其对其他水稻杀虫剂已经有抗性的害虫更有特效,如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 螟、大螟,对稻瘿蚊、稻象甲、稻水象甲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该农药属微毒级,对施药人员非常安全,对稻田有益昆虫、鱼虾也非常安 全,特效期可以达到15天以上,对农产品无残留影响,同其他农药混合性能好。
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害虫防治的实践表明,对鳞翅目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 好,对大龄幼虫防治效果差,对其他类型的害虫,如稻飞虱无效。同时,用药成 本价很高,20%氯虫苯甲酰胺胶悬剂(康宽),每亩用药10克,需16元左右。
毒死蜱(又名氯吡硫磷、乐斯本,Chlorpyrifos)化学名称为:0,0-二 乙基-0-(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对高等动物毒性中等,对鱼 类低毒,对蜜蜂高毒,对害虫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为我国2007年禁用高 毒农药后的主要替代农药品种,国内生产规模大,杀虫效果好,成本降低,是防 治水稻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主要农药品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根据我国水稻实际虫害情况, 综合考虑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的最佳协同效果和生产成本,提供一种杀虫谱 广、速效好、持效期长、成本较低的复配农药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各自特性对其进行合理的 复配,经一系列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筛选出增效明显的组合配比。
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 组份:氯虫苯甲酰胺0.5-2.5%,毒死蜱32.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