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纳机电器件中纳米间隙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3876.0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梅;刘毅;李博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B8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李稚婷 |
地址: | 10087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器件 纳米 间隙 制作方法 | ||
1.一种微纳机电器件中纳米间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硅基材上生长或淀积第一硬介质膜,光刻定义纳米间隙的位置,通过刻蚀或湿 法腐蚀去除部分第一硬介质膜,形成位于纳米间隙一侧的第一半硬掩膜;
2)在硅基材和第一半硬掩膜上淀积多晶硅,多晶硅层的厚度决定了纳米间隙的宽度;
3)在多晶硅层上淀积第二硬介质膜,并化学机械抛光第二硬介质膜至多晶硅界面, 形成位于纳米间隙另一侧的第二半硬掩膜;
4)各向异性刻蚀硅,刻蚀沿着夹在第一和第二半硬掩膜间的多晶硅侧壁进行,直至 刻蚀硅基材至所需深度,形成纳米间隙,其中,硅和所述第一半硬掩膜的刻蚀选择比大于 等于10,硅和所述第二半硬掩膜的刻蚀选择比也大于等于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介质膜材料是氧化硅或氮化 硅,第二硬介质膜材料是氧化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通过热氧化或低压化学气相 沉积形成氧化硅层,光刻定义纳米间隙的位置后通过反应离子刻蚀或氢氟酸腐蚀去除 多余的氧化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淀积氮 化硅,光刻定义纳米间隙的位置后通过反应离子刻蚀去除多余的氮化硅。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 淀积多晶硅。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 淀积第二硬介质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8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