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式底板拦河闸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3442.0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江恩惠;李远发;赵连军;许盈松;曹永涛;朱超;李军华;张林忠;张清;刘燕;武彩萍;陈俊杰;夏修杰;宋莉萱;郭慧敏;刘杰;黄鸿海;赵新建;吴国英;任艳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底板 拦河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行业,涉及一种在来水中有较多泥沙的河流上修建拦河闸,特别涉及一种差动式底板拦河闸。
背景技术:
拦河闸是水利工程中的一种重要建筑物,其布置形式和结构体型与许多水力学参数和河道泥沙运动形式有关。设计优良的拦河闸结构体型不但可以达到蓄水、发电、灌溉、城市供水等目的,而且可排泄闸前淤积泥沙,维持较大的有效库容,防止下游河床防护层遭冲刷,维持河道稳定。能否满足拦河闸工程建设目的,其结构体型设计是关键。
以往的拦河闸设计体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了增大蓄水库容,并降低工程造价,一般采用抬高闸底板高程形成实用堰,堰上设挡水闸门,闸门挡水高度较低,造价也低。但这种结构体型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使得上游来沙大量淤积于闸前水库中,最终泥沙可淤至堰顶高程,使水库的有效库容大大降低,同时段,下游河道得不到泥沙补给,造成河道过度冲刷,对堤防及下游防洪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防护工程量增大;另一种为了排沙和泄洪,闸底板全部采用与河床高程相同或略高的布置形式,虽然这种体型满足了泄洪排沙的要求,但闸门挡水高度较高,使得工程投资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拦河闸设计上的不足,设计一种原理简单,既可有效排泄上游库区内的泥沙,保持较大的有效库容,还可保持下游河床防护层免遭破坏,维持下游河道稳定,同时,兼顾了减小工程投资的目的,实用性强,对河道来水中有较多泥沙的河流上修建拦河闸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动式底板拦河闸,包括上游连接段、闸室段及下游连接段,所述闸室段包括闸墩、闸底板和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室段包括闸底板高程不同的两种闸室,即闸底板低的第一闸室和闸底板或堰顶高的第二闸室;所述第一闸室的闸底板的高程等于或略高于上游河道河床的高程;所述第二闸室的闸底板的底板或堰顶高程明显高于上游河道河床的高程,而且也高于第一闸室的闸底板的高程;所述第一闸室和第二闸室相间布置。
优选地,第一闸室上的挡水闸门为第一挡水闸门,第二闸室上的挡水闸门为第二挡水闸门,第一挡水闸门与第二挡水闸门的顶端高程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闸室的底板为宽顶堰。
优选地,所述第二闸室的闸底板采用实用堰或驼峰堰。
优选地,所述第一闸室和第二闸室的数量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水闸门与第二挡水闸门的挡水高度相差一倍左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差动式底板的布置形式,使得拦河闸既可起到保持较大库容,排泄泥沙,又可避免闸门挡水高度大,工程造价高的矛盾,原理简单,对河道来水中有较多泥沙的河流上修建拦河闸具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拦河闸的平面图
图2、本发明的拦河闸的上游立视图
图3、本发明的拦河闸的A-A剖面图
图4、本发明的拦河闸的B-B剖面图
图中,1为上游河道、2差动式底板拦河闸、3为闸底板低的第一闸室、4为闸底板高的第二闸室、5为第一闸室的闸底板、6为第二闸室的闸底板、7为上游河道河床、8为第一挡水闸门、9为第二挡水闸门、10为拦河闸与上游河岸连接的翼墙、11为下游消力池、12为闸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蓼子朴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用途
- 下一篇: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