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道分时复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03118.9 | 申请日: | 2010-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0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木军;赵俊化;邓州;宋梦星;胡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08 | 分类号: | H04N7/08;H04N7/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分时 方法 | ||
1.一种通道分时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服务分配到通道请求栈;
(2)、对每个通道请求栈下各服务进行分时复用,具体过程为:通过时钟控制,在每一个时间点,计算通道请求栈中的每一个服务的动态优先级值;当通道请求栈中第一个服务至少被完整处理过一次后,判断通道请求栈中最高的动态优先级值是否大于通道请求栈中第一个服务的动态优先级值,如果是,则将该动态优先级值最高的服务插到通道请求栈的最前面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各服务的分时处理;
所述步骤(1)的将各服务分配到通道请求栈内的分配过程为:
(a)、设置接收到的各服务的静态优先级值,其中音视频播放服务的静态优先级值为所有服务中最高级,其它服务的静态优先级取值在0至低于音视频播放服务的静态优先级取值之间;
(b)、设置各种类型的服务之间的相互排斥关系级别和相互相似关系级别,并根据新接收到的服务与各通道请求栈中已有服务的相互排斥关系级别和相互相似关系级别,将新接收到的服务分配到通道请求栈中,并根据各服务的静态优先级值调整各通道请求栈中各服务的先后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分时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新接收的服务为音视频服务的分配过程是:音视频服务与其他服务之间具有最大的相互排斥关系级别,因此将单独到来的一个音视频服务分配到一个空的通道请求栈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分时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新接收的服务为控制信息服务或者动态授权管理服务的分配过程是:控制信息服务之间或者动态授权管理服务之间具有非零值的相互相似关系级别,因此将新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服务分配到已存在控制信息服务的通道请求栈中,将新接收到的动态授权管理服务分配到已存在动态授权管理服务的通道请求栈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分时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新接收到的服务中除音视频服务、控制信息服务或者动态授权管理服务以外的其它服务的分配过程是:将新接收到的服务分配到当前新接收到的服务与通道请求栈中最后一个服务的相互排斥关系级别为最小,且已存在的服务数量为最少的通道请求栈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分时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通道请求栈中的第一个服务的动态优先级的计算过程为:根据通道请求栈中第一个服务的receives值来确定该第一个服务的动态优先级,如果receives大于1时,则动态优先级为0;如果receives为0时,则动态优先级为1,每过一个时间点,该第一个服务的cur加1;当cur大于等于elapse时,该第一个服务的retrys数值加1,再将该第一个服务的cur值清零;所述的elapse值表示当前服务每次至少需要占据通道几秒的时间来处理,cur值表示当前服务空档期间流逝的时间;retrys值表示当前服务空档期间试图占用物理通道的次数;receives值表示该服务占用物理通道期间接收有效数据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分时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通道请求栈内除了第一个服务以外的其它服务的动态优先级的计算过程为:每经过一个时间点,对当前服务的cur值加1;当cur大于等于当前服务的delay时,则使当前服务的retrys值加1,再将当前服务的cur值清零;根据当前服务的retrys值,以及所述当前服务的静态优先级与通道请求栈中第一个服务的静态优先级之差来计算该当前服务的动态优先级;Delay值表示当前服务每隔几秒需要申请占用通道一次,cur值表示当前服务空档期间流逝的时间;retrys值表示当前服务空档期间试图占用物理通道的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道分时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服务的动态优先级的具体计算公式为:所述当前服务的动态优先级=当前服务的静态优先级-第一个服务的静态优先级+当前服务的retrys值+1,retrys值表示当前服务空档期间试图占用物理通道的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1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