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2877.3 | 申请日: | 2010-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3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韦国英;梁东伟;王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达迪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2/26;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李贺香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延迟 变化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测定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整体带宽的不断增加,使实时数据传送成为可能。大量的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在Internet上得到很好的实现。先是VOIP,进而是网络实时视频播放,还有视频会议等应用。
但是,大量耗费带宽的应用在不断的涌现,使得对Internet带宽需求的增长超过了带宽的实际增长。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种能够彻底解决网络拥堵的有效手段。人们只能是尽可能的通过各种补救方法来满足人们对实时性的需求。
为了能够对网络性能进行准确的评测,两大Internet协议的制定组织ITU和IETF,都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系列协议。在这些协议中一般都包含有某个特定网络参数的具体描述,同时又有对于特定测试方法的具体说明。能够反应一个网络性能的参数有很多,最常用的就是带宽。反应网络实时性的一个主要测量参数就是“IP包抖动”也就是“IP包延迟变化”特性,依照IETF的RFC 3393、RFC2679和RFC2330三个协议可以对这个特性进行比较全面的测试,通过这些协议可以对IP网络中数据包的延迟变化进行评估,进而了解网络的实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实际网络环境中,在丢包和乱序的情况下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报文由测试报文发生器产生后,按均匀或随机间隔经过待测试网络,在接收端,IP包延迟变化计算器对报文进行处理,从而对报文延迟变化进行测定,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记录进入IP包延迟变化测试后的第一包自定义P0数据中的序列号R0,并根据Local_time计算当前包的时延T0;
第二步:记录后续N包数据的序列号Rx与时延Tx;
第三步:判断所述N包数据是否都满足Rx>R0,如果满足条件,则选出与R0最接近的Rx及与其对应的Tx,并记录其序列号Rx给R00,记录其时延Tx给T00;如果不满足,则将不满足条件的N包数据剔除;
第四步:计算时延差DV=T00-T0,判断DV隶属区间,相应计数器加一;
第五步:将R00赋值给R0,将T00赋值给T0;
第六步:进行第二步操作。
进一步地,
报文发生器中报文的流向是,报文封装模块将报文信号发送给报文间隔控制器模块,再发送给MAC层处理模块,之后,发送给PHY芯片,最后,报文信号发送给待测试网络。
接收端中报文的流向是,报文信号从待测试网络发送给PHY芯片,再发功给MAC层处理模块,最后,报文信号发送给IP包延迟变化计算器。
本发明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以比较少的逻辑电路资源实现较复杂且稳定的功能,并且,本发明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能够成功应用于大型以太网测试仪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的基本模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的具体实施模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的IP包延迟变化计算器的内部逻辑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发明一种报文延迟变化的测定方法,报文由测试报文发生器产生后,按均匀或随机间隔经过待测试网络,在接收端,IP包延迟变化计算器对报文进行处理,从而对报文延迟变化进行测定,具体而言,参见附图2,报文发生器中报文的流向是,报文封装模块将报文信号发送给报文间隔控制器模块,再发送给MAC层处理模块,之后,发送给PHY芯片,最后,报文信号发功给待测试网络。接收端中报文的流向是,报文信号从待测试网络发送给PHY芯片,再发功给MAC层处理模块,最后,报文信号发送给IP宝延迟变化计算器。
参见附图3,对报文延迟变化进行测定时,首先,记录进入IP包延迟变化测试后的第一包自定义P0数据中的序列号R0,并根据Local_time计算当前包的时延T0;之后,记录后续N包数据的序列号Rx与时延Tx;之后,判断所述N包数据是否都满足Rx>R0,如果满足条件,则选出与R0最接近的Rx及与其对应的Tx。并记录其序列号Rx给R00,记录其时延Tx给T00;如果不满足,则将不满足条件的N包数据剔除;之后,计算时延差DV=T00-T0,判断DV隶属区间,相应计数器加一;之后,将R00赋值给R0,将T00赋值给T0;之后,重复记录后续N宝数据的序列号Rx与时延Tx,并进行其后的操作,循环往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达迪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达迪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叶片的强度测试装置
- 下一篇:采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