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锌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2816.7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7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王书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38 | 分类号: | H01L33/38;H01L3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透明 电极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氧化锌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包括:在蓝宝石衬底(1)上依次有缓冲层(2)、本征层(3)、n型氮化镓(4)、量子阱(5)、p型氮化镓(6)和透明电极(7),并有n型金属电极(8)连接n型氮化镓(4),p型金属电极(9)连接透明电流扩展层(7),其中缓冲层(2)、本征层(3)、n型氮化镓(4)、量子阱(5)、p型氮化镓(6)是在MOCVD中依次生长完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7)是氧化锌基透明导电薄膜,材质是ZnO:Ga或ZnO:Al或ZnO:In;所述n型金属电极(8)是金属复合电极,材质是Ti/Al或Cr/Pt/Au;所述p型金属电极(9)是金属复合电极,材质是Ni/Au或Cr/Pt/A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锌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p型金属电极具有不同的形状:为小圆台型,或呈对角线分布的多交叉枝型,或呈对角线分布的工字型;不同的形状p型金属电极(9)使得电流扩散更均匀,提高LED芯片的可靠性。
3.一种用于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氧化锌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a.用MOCVD的方法在衬底上依次缓冲层(2)、本征层(3)、n型氮化镓(4)、量子阱(5)、p型氮化镓(6);
b.对外延片进行镁激活退火处理;
c.使用NaOH或者HF或者王水作为处理液对外延片进行表面处理;
d.通过磁控溅射方法,沉积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7);
e.通过利用氩离子或ICP干法刻蚀将n型氮化镓暴露出来,制备出所需芯片结构;
f.对外延片进行退火处理,一方面降低氧化锌与氮化镓之间的接触电阻,一方面修复刻蚀损伤;
g.通过热蒸发或电子束蒸发的方法沉积n型金属电极(8)和p型金属电极(9);
h.再次退火处理,进行金属电极的合金化;
i.分割外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锌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基透明电极是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沉积在p型氮化镓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锌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氩离子或ICP干法刻蚀将n型氮化镓暴露出来,退火处理后利用热蒸发或电子束蒸发等薄膜沉积方法生长金属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锌基透明电极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芯片尺寸为1mm×1mm,为辅助氧化锌进行更好的电流扩散,设计出不同形状的p型金属电极,氧化锌透明电极提高了LED芯片光提取效率,不同形状的p型金属电极使得电流扩散更均匀,从而提高LED芯片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8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铝夹芯结构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以碳铵为氮源的硫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