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电器的通用遥控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2608.7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成娟;陈香;赵章琰;张旭;路知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9/28 | 分类号: | G08C19/28;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3002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电器 通用 遥控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遥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的通用遥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用电器均配备有专门的遥控装置,这些遥控装置通常不具备 通用功能,用户需使用特定的遥控器对特定类型的电器设备进行控制。随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用电器设备的种类与数量的与日俱增,一 般家庭拥有的遥控器的个数也越来越多。多个遥控器的存在不仅要求用户 熟悉不同遥控器的操作方式,同时也要求用户熟记不同遥控器的所在位置, 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
为解决多个遥控器的存在给用户带来的不便,实现通用遥控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已推出了一类多功能学习型遥控器。该遥控器通过复制学习的 方式记录一个或多个专用遥控器上的全部或者部分按键编码,达到使用一 个遥控设备控制单个或者多个家用电器的目的。
无论是家用电器专配的遥控装置还是目前已经推出市场的多功能通用 遥控装置,它们大多为基于按键的输入方式,这种遥控方式在有些场合不 能满足用户对家用电器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需求。例如,当用户在厨房里 做菜,其双手沾满面粉或者其他材料,若此时用户需要对家用电器进行操 作必定要中断当前手中的工作,并且需要清洗双手后再拿起遥控器进行操 作。又如,对于盲人、弱视或者是视力衰退的用户而言,操作家用电器遥 控设备上的功能按键会存在很大的困难。
因此,为家用电器设备提供一种更自然、灵活、高效的通用遥控输入 方法及装置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更简单、灵活、高效的家用电器通用 遥控装置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手势识别技术的家用 电器通用遥控方法,该家用电器通用遥控方法使用户可通过简单的手势动 作实现对多个家用电器设备的选择和控制,无需按键输入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家用电器通用 遥控装置,该通用遥控器可以以时尚腕表或手镯的形式进行佩戴,并对手 势动作进行识别并编码为电器设备的控制命令,实现对家用电器设备的遥 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通用遥控装置包括:设置在人手臂 上的手势捕获模块,用以采集基于家用电器遥控执行的手势动作所产生的 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采集信号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转换 为用于家用电器的遥控指令;以及遥控功能模块,根据所述遥控指令选择 对应家用电器并执行相应的功能遥控。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手势捕获模块包括:若干个表面肌 电传感器单元及/或三轴加速计单元,用以基于所述手势动作采集人手臂的 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及/或加速度信号;以及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采 集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后输出给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模式识别单元, 用于将所述手势捕获模块输出的所述采集信号对不同类型的手势动作进行 分类识别;以及编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类识别结果将对应手势动作进 行遥控指令编码。
再一步的,所述模式识别单元可以包括:活动段检测单元,用于从连 续接收到的所述采集信号流中确定执行手势动作时期的活动段;特征提取 单元,用于从所述采集信号中提取一组最有效的特征数据来描述所述活动段 的信号;以及分类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征数据确定手势动作的类别以给 出所述分类识别结果。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遥控功能模块包含:匹配单元,用 于将所述编码指令与预定的编码表进行匹配,以判断所述编码指令为选择 控制指令还是功能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编码表中保存有与各种家用电器类 型及其功能对应的编码;选择单元,根据所述选择控制指令选择对应需要 遥控的家用电器;以及执行单元,根据所述功能控制指令对选择的家用电 器进行对应功能的遥控。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家用电器的通用遥控装置还可以包括编 码学习模块,根据需要遥控的家用电器的类型及其功能对手势动作进行学 习及编码,匹配家用电器类型与用于对应的选择手势动作,以及匹配家用 电器功能与对应的功能选择手势,以获得及/或更新所述编码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