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常温保存的白蛋白制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01818.4 申请日: 2010-01-19
公开(公告)号: CN101745103A 公开(公告)日: 2010-06-23
发明(设计)人: 黄锦程;汪伟军;王文杰;黄邦春;黄育升;陈成坤;黄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8/48 分类号: A61K38/48;A61K47/42;A61K47/16;A61K47/12;A61P7/00;A61P7/08;A61P7/10;A61P11/00
代理公司: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代理人: 王少明
地址: 515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常温 保存 白蛋白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制品,尤其涉及注射用的白蛋白制剂。

背景技术

白蛋白(又称清蛋白,albumin,Alb)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占血浆总蛋白的52~56%,其分子结构在已于1975年阐明,为58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为66400,等电点约为4.7,分子中含有17个二硫键和一个游离的半胱氨酸残基,这使得白蛋白分子具有多个环和横向裂缝的紧密结构,具有很强的非特异性结合能力,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白蛋白的结合而被运输。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血液中的渗透压和血液循环中难溶性物质的运输,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白蛋白主要是从血浆中分离提取得到。白蛋白制剂需要去除病毒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例如巴氏消毒法,在灭活前加入辛酸钠和/或N-乙酰色氨酸作为稳定剂,病毒灭活后分装,这样的白蛋白制品需要储存于2~8℃中,用以保证制剂的有效性。白蛋白制剂在常温下无法保存的主要原因是制剂中多聚体随保存时间不断增加,这可能制剂中白蛋白分子内或分子间二硫键的不正确交联,特别是分子间的不正确交联,他们的形成可能表现出新的抗原性或者其他不良影响,从而引起患者发生非药物治疗目的的有害反应。受产品稳定的限制和储存要求,白蛋白制品的保存非常不方便,同时在运输和存放时需要保持低温,这需要消耗非常大的运输和保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的白蛋白制剂。

本发明白蛋白制剂添加有:

C6~C10饱和脂肪酸或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它们的组合,其添加的摩尔数为白蛋白摩尔数的4~12倍;

L-精氨酸,其添加的摩尔数为白蛋白摩尔数的2~20倍;

还原型谷胱甘肽,其添加的摩尔数为白蛋白摩尔数的0.1~5倍;

氧化型谷胱甘肽,其添加的摩尔数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摩尔数的0.5~1倍。

本发明中,白蛋白可以是经低温乙醇法,高温乙醇法,或者其他方法人血中提取的白蛋白,也可以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而获得的重组人白蛋白。白蛋白制剂中白蛋白浓度可以在50~250mg/ml范围内,制剂pH值可在5~9的范围内。

C6~C10饱和脂肪酸包括分子中碳原子数量为6~10的直链或含有支链的脂肪酸。医学上可接受的C6~C10饱和脂肪酸盐包括其钠盐、钾盐、锌盐,常见的有辛酸钠、癸酸钠。优选的是C6~C10饱和脂肪酸盐如钠盐,可以迅速溶解于白蛋白制剂。C6~C10饱和脂肪酸或其盐的添加量优选的是白蛋白摩尔数的6~10倍。

L-精氨酸的添加量优选的是白蛋白摩尔数的5~12倍。

谷胱甘肽是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缩合形成的三肽。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添加量优选的是白蛋白摩尔数的2~4倍。

本发明制剂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配制:将白蛋白溶解于注射用水中,添加所述脂肪酸或其盐和L-精氨酸,配制成半成品,然后进行病毒灭活,再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充分溶解后,分装成注射用的白蛋白制剂。L-精氨酸液也可以在半成品病毒灭活之后再加入。

本发明使用含有巯基的谷胱甘肽,能有效的保护蛋白质,减少或避免白蛋白分子间发生错误的交联,形成多聚体。氧化型谷胱甘肽能保证白蛋白正确的折叠、抑制白蛋白聚集,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促进发生错误交联的白蛋白多聚体进行重组,使其选择天然的二硫键,促进折叠。L-精氨酸能稳定白蛋白的天然构象,使错误交联的白蛋白重新折叠,保持天然活性。因此本发明能有效的保持白蛋白制剂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在常温下保存5年后白蛋白多聚体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本发明的添加成分对人体不产生毒副作用,可与低温保藏的白蛋白制品等效使用,制剂中所含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病患者可有辅助疗效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